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ERP成为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最重要领域。但是,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成功率并不高。本文的基本目的是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下,以实证方法找到并验证中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在大规模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ERP关键成功因素:高层管理者支持、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和外部专业支持。本文另一个目的是探索企业规模、企业所有权性质、实施模块数量和ERP厂商类型等情境因素对ERP系统实施的影响。为了使研究具有明确的因变量,还提出一个ERP系统成功评价框架,用以定义和评价ERP系统成功。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方法,以前人的成熟量表为基础,开发了问卷用以测量和描述关键成功因素、ERP系统成功和情境因素。本文用邮寄问卷的形式调查了97家已经实施了ERP系统的企业,并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对关键成功因素的验证性分析结论 (1) 变革管理、业务流程重组、高层管理者支持被证实为中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其中变革管理的作用最为突出,需要格外关注和深入研究。作者分析认为中国文化特点使变革管理成为最关键因素; (2) 外部专业支持的一个子因素—“咨询公司支持”,被证实对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的没有明显影响。换句话说,“外部专业支持”应该只包括“ERP厂商支持”。作者认为供需双方的多种原因造成这种现象。 (3) 由于关键成功因素间的相互影响,项目管理和ERP厂商支持对ERP系统成功的作用不如前3个因素明显,但它们仍然对ERP系统成功有积极影响。 (4) 对于业务流程重组的时机问题,本文发现在实施ERP系统之前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有利于深化“流程重组”的意愿和强度,进而有利于ERP系统成功。 2.对情境因素的探索性分析结论 (1)非国有企业的ERP实施成功率也比国有企业高;在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中,各个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本文提出的ERP关键成功因素模型对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2)在本文的研究框架内,企业规模对ERP系统实施没有明显影响。也就是说,企业无论大小,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所应关注的关键成功因素是相同的。 (3)随着实施模块数的增加,企业在变革管理、项目管理上的表现开始变差,厂商支持的指标也有所下降,由此导致ERP系统成功率下降。 (4)采用国内或国外ERP产品的企业,在实施效果上并没有显著差距;在“厂商支持”方面,国内外厂商也不存在显著差距。 3.对ERP系统成功的定义和评价 本文以DeLone&McLean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基础,结合Markus提出的‘,ERP最理想成功’,框架,提出了一个ERP系统成功评价框架。从信息质量、系统质量、试行时间、用户满意、组织收益等5个维度来评价和测量ERP系统成功。这一框架为定义和测量ERP系统成功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本文的实证研究具有明确的因变量。 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就企业培养ER卫实施能力、ERP厂商选择、是否聘请咨询公司、ERP系统实施策略选择等管理实践问题提出了简要建议。关键词: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ERp系统成功、情境因素、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