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微球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高分子微球材料,作为靶向药物的载体在医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而实际的应用。淀粉微球还可用作吸附剂及包埋剂吸附或包埋除药物之外的其他物质,并可以达到缓释效果;另在金属离子吸附分离或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前景也将十分广阔。用一些和淀粉具有较好相容性的材料(如环糊精等)来制备复合微球,通常认为比单一材料制备的微球更具优势。本文即以可溶性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辅加一定量的β-环糊精,糊化后作为水相,以大豆油为油相,Span60和Tween60复配作乳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复合淀粉微球,试验以淀粉微球对模型药物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指标,固定其它因素不变,分别考察淀粉乳浓度、淀粉和β-环糊精质量配比、油水相的体积比、交联剂的用量对微球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优化复合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经多元回归拟合,得到淀粉微球吸附量(Y)对淀粉乳浓度(x1)、淀粉与β-CD的复配比例(x2)、油水比(x3)、交联剂用量(x4)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为: Y=5.41+0.074x1-1.08x2-0.43x3-0.098x4-0.11x1x2+0.19x1x3-0.44x1x4-0.67x2x3-0.14x2x4-0.43x3x4-0.83x12-1.29x22-0.71x32-0.80x42根据此模型预测分析制备复合淀粉微球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5.09%(即以20mL水相体积计淀粉和环糊精的总加量为3.018g)、淀粉与环糊精的质量配比2.62:1、油水体积比3.84:1(即油相用量为76.8mL)、交联剂用量6.13mL。运用SEM、IR等分析测试手段表征微球的形貌、光谱、理化性质。表明:复合淀粉微球呈圆球形,形态较规整,表面粗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目测微球的粒径约为20μm;淀粉与交联剂成功发生了作用;交联后淀粉微球的溶解性降低,在沸水浴中仍不溶解,此也表明至少一部分淀粉与交联剂发生了交联反应;溶胀性测定结果表明,交联作用可能对溶胀起抑制作用。研究了复合淀粉微球对猕猴桃香精的吸附性能,对制得的香精缓释制剂的缓释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动力学表征。结果表明:吸附猕猴桃香精的较佳条件是香精体积分数为7%、吸附时间为2h、吸附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复合淀粉微球对猕猴桃香精的吸附量达540.3μL/g。此时制得的淀粉微球的香精缓释制剂在3天的试验考察期内能够达到缓慢释放效果。另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缓释制剂的释放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释放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后期释放阶段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复合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复合淀粉微球在35℃、pH6、Cu2+初始浓度为0.10mol/L的条件下在120min时可以达到吸附平衡状态。此时复合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量较高。该吸附行为可能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