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利钠肽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j78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脑利钠肽(BNP)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日本学者Sudoh 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发现,随后研究发现,BNP广泛分布于心、肺、肾等其他部位。目前研究发现,BNP在多种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BNP与手足口病的研究很少,故本研究第一部分旨在探讨BNP在重症手足口病中发挥的作用;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均是危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呼吸机的成熟应用,神经源性肺水肿得到控制后仍有部分患儿死于循环衰竭,但目前尚缺乏预测循环衰竭的预警指标。故本次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循环衰竭的相关因素,明确它们对预后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向临床医生提供评估病情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严重程度及发展方向早判断,早认识、及时予以相应的治疗,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对象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HFMD患儿3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例组研究对象分为普通型组(150例)、重症组(120例)、危重症组(80例)和死亡组(3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儿保科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各组急性期、恢复期(除外死亡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浆BNP水平,比较病情不同时期血清BNP水平差异,并利用ROC曲线明确普通型及重症手足口病间BNP的临界值。另外,对危重症组、死亡组116例患儿联合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心率、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等,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析:1)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不同严重程度HFMD病例及对照组患儿BNP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当HFMD急性期,病例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危重症组、重症组、普通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BNP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及普通型组,重症组BNP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病例组恢复期BNP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恢复期BNP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根据普通型组及重症组手足口病BNP的ROC曲线表明,普通型手足口病及重症手足口病间的BNP临界值是189.4pg/ml,此值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2%。3)对危重症组及死亡组患儿完成左室射血分数、BNP、心率、血压、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8项指标的比较,发现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BNP、心率、血压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即病情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当BNP为189.4pg/ml时,提示手足口病有向重症发展的可能。BNP水平不仅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且在预后评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对于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当出现心率、血压、BNP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异常时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它们是危重症手足口病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可以暂时没有利润,却不能没有一定的现金流,资金运转不灵,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企业大厦垮塌,因此解决好国企重组改制后资金缺口问题,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难
准确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研究范式兴起与中国其它人文学科建设共享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语境,认真解释拉开学术与政治必要张力的政治驱动力量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