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物权法》149条区分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与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对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作了不同规定,其中“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自动续期”,该规定对保护公民居住权益具有重大意义,避免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因未申请被国家无偿收回。但实际上,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各地关于续期的做法不一,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自动续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续期的时间长短、续期的次数,是一次续期永久使用还是对续期期间进行限制,到期后另行续期;续期是否有偿,如何确定收费标准等。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文章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目前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现状研究,是本文写作的基础。通过对我国立法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关于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不完善,其中,《物权法》第149条规定未涉及续期的期限及费用问题,其他法律对续期的期限、费用、条件和程序规定相互冲突。归纳青岛、深圳、温州等地续期的做法,目前实践中各地关于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做法不一,但解决思路的中心思想是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待相关法律安排出台后再与之做好衔接,但不能给下一步相关部门作出法律安排设置障碍。第三部分是对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期限及费用问题的分析。目前学者对续期期限的两大观点是有期限限制及无期限限制。无期限的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除满足居住需求外,还使宅基地使用权与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为同一种地上权,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了住宅用地权属性质的统一;有期限的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期限,包括续期与前次土地使用权期限相同、不满70年的自动续期至70年,期满后另行续期等观点。关于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是否收取费用的两大争议观点,持无偿续期观点的学者认为续期不需要补交费用,也不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期满后可以继续合法使用土地。另一种观点是有偿续期,其收费标准主要有土地出让金标准及保障性住房的参考标准。第四部分是探讨上述两个问题的完善及解决思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完善出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期限制度,包括:第一,续期应以建筑物的存续为条件,如房屋在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内灭失,则房屋所有权丧失,若不重建,应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放弃,建设用地使用权丧失,不可再续期;第二,合理的续期期限应该是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年限,笔者认为该期限解决了不同建筑状况对土地使用年限不同的问题,同时又统一规定续期期限标准,既充分保护了建筑物的价值,又体现法律对国家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平等保护,防止公权与私权的相互侵害。对于续期的收费问题,笔者通过分析给出应坚持有偿续期的建议,可以房地产税代替续期收费,并要严格区分混合型住房及住改商用房,适用不同的续期规则。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农村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设计操作方案以及维护要点。该 方案的实施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许多方便,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正>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
为加强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减少不必要损坏,从成品保护的各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在对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将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对策作为手段,将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治理,建设好
企业经营业绩,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通常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财务指标来描述。但若仅以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是不全面和不公正的,不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时
暖通空调安装设计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部工程,暖通空调安装设计应严格按规范和验评标准要求,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安装工艺,对各分项、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经过试运
随着大规模开放在线教学(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同伴互评成为大规模评价主观类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大规模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必然
<正>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实验教学可以激发
对比分析了两岸农业商标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两岸对农业商标保护相关规定上的差异是造成两岸商标保护区别的主要原因。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两岸在强化各自农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