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全面要求。 目前,我国智库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高层次科研人才缺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从“人”上下功夫,积极推动科研人员管理创新。 本文以天津社会科学院为例,根据科研人员的引进、培养、选拔、考核、奖惩等案例分析,找出在管理上制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方向、途径和机制,为社科院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转型做准备。社科院自成立以来,在科研人员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内部体制机制不顺,激励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成效不显著,致使科研人员作用发挥不充分。总之,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的需要。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程;建立稳定的资金支持保障制度,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和科研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建立推动科研人才有序流动的有效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各项管理政策创新,全面强化科研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加强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等改进建议,为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