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为探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消化系统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构,助力斑石鲷的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发,我们采用形态解剖学和组织学切片技术对斑石鲷消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斑石鲷的消化道共由6部分组成,从头至尾依次是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直肠。斑石鲷的口咽腔内部空间大,颌齿内部彼此连接、外部愈合,呈现典型的鹦鹉喙状,咽齿呈扁平的圆盾状,于颌齿内侧两侧分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为探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消化系统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构,助力斑石鲷的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发,我们采用形态解剖学和组织学切片技术对斑石鲷消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斑石鲷的消化道共由6部分组成,从头至尾依次是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直肠。斑石鲷的口咽腔内部空间大,颌齿内部彼此连接、外部愈合,呈现典型的鹦鹉喙状,咽齿呈扁平的圆盾状,于颌齿内侧两侧分布,这样复合结构(喙状颌齿与圆盾状咽齿)使得斑石鲷能够轻易的碾碎甲壳动物的外壳,进而完成摄食。斑石鲷的食道短粗,粘膜层密布具纵褶,内部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能够协助斑石鲷吞咽食物。胃部呈典型的不对称V型,粘膜层下分布着密集的胃腺,幽门部拥有整个消化道最厚实的肌肉层,摄取的食物将在这里完成消化和分解。斑石鲷的小肠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管径大小逐次递减,粘膜层上肠绒毛的密度和长度也遵同样的规律,从结构可以推断出斑石鲷肠道吸收功能主要集中于前中肠,尤其是前肠。直肠管径与小肠前肠段接近,长度很短仅为小肠的七分之一,相比小肠部分,肠绒毛更加稀疏,绒毛长度也更短,主要承担消化残留物的压缩排泄和水分和微量元素的重吸收,相对简单结构对应着相对简单的功能。2.为系统揭示斑石鲷从初孵仔鱼到幼鱼阶段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结构变化的规律,本研究对1~49日龄的斑石鲷仔、稚、幼鱼进行了连续组织学切片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发现1日龄的斑石鲷初孵仔鱼的消化道位于卵黄囊内侧,且仅为一条简单的管状结构。根据斑石鲷消化系统发育的状况,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3日龄,消化系统尚处于未分化的原始阶段,此时的斑石鲷口裂封闭,仅以卵黄囊作为营养来源,呈现完全的内源性营养;4~20日龄,消化系统初步发育,处于拥有基本的摄食、消化与吸收能力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斑石鲷口裂开启,卵黄囊逐步消失,肝胰脏快速发育成型,逐步拥有消化食物的能力,由此开始向外源性营养转变;21~35日龄,消化系统进一步发育,胃腺出现,形成结构完整的消化系统,此后斑石鲷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仅有细胞规模上的增长,不再出现结构上的质变。3.为了探究斑石鲷在不同饵料条件下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对5组不同食性下的斑石鲷进行了实验、取样。其中颌齿未愈合组(HCW_CK)是30日龄,饵料是卤虫和人工饵料;颌齿愈合组(HCY_CK)是60日龄,饵料为纯人工饵料;剩余四组以HCY_CK组为参照,分别投喂人工饵料(EL)、牡蛎(ML)、甲壳动物(JQ)、冰鲜杂鱼(ZY)喂养20天。饲养环境为边长60cm的玻璃水缸、水温(21±1)摄氏度,盐度29±0.5。将实验所得的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后,对每个组别的生物信息进行基于Qiime2的DADA2 ASV聚类方法的序列分析。我们发现原本在存在于HCW_CK组的优势菌Ruegeria在HCY_CK组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对丰度极大的Rhodanobacter。颌齿愈合与否引起的食性变化对斑石鲷的肠道菌群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方面,HCW_CK组和HCY_CK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饵料饲喂下,仅十天的时间,各个组别之间就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差异;20天后这样的差异变的更加明显。这表明饵料确实是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在四个实验组中,拥有更高动物蛋白含量的ZY组和ML组的肠道菌群呈现出更强的多样性,且随着饲养时间的推移,蛋白含量相对更高的ZY组比ML组更早的表现出肠道菌群的强多样性。JQ组在实验的后期,Micr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成为了优势菌。而Microbacterium能够分泌多用抑菌物质,能够帮助斑石鲷有效抑制肠道中病原体的增殖。
其他文献
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是一个高效、有序和体系,在维持机体的稳态过程中离不开免疫细胞。CD4+T辅助细胞(T help,Th)是特殊的免疫细胞群,在免疫系统中的起到桥梁作用,在其表面会表达CD4分子。在高等动物中,CD4受体是由一个拷贝基因编码的单链跨膜蛋白,其细胞外含有四个Ig样结构域;而在鱼类中,发现了两个拷贝的CD4基因,即CD4-1和CD4-2,其中胞外域表达的Ig样结构域为2-4个。在鱼类中,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淡水珍珠蚌,自珍珠人工养殖技术突破以来,其产业发展迅速,随着产量的增多,珍珠的质量就直接影响了其价值。很多学者在提高珍珠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本实验室尝试的游离细胞与珠核共培育法,但游离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强的问题,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基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在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三角帆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2(cyc
目前配合饲料和冰鲜鱼为河蟹养殖两种主要的饵料,随着饲料配方的优化和饲料工艺的提升配合饲料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冰鲜鱼依然在河蟹养殖过程中使用。因此,本实验选择在扣蟹越冬时期、成蟹育肥时期和成蟹囤养阶段研究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对河蟹的影响。以期河蟹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代替冰鲜鱼,为配合饲料的优化和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对中华绒螯蟹扣蟹越冬期间存活、营养组成、消化及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异位妊娠术后患者妊娠率与再发率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晋江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的49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观察术前、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我国淡水养殖主要虾类,近几年因其在海水虾类凡纳滨对虾混养池塘中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物防病作用明显,在一些低盐度区域对虾养殖中迅速得到推广,同时现阶段我国有大量盐碱地可改造为低盐度养殖池塘开展水产养殖,以及罗氏沼虾繁育阶段抱卵亲虾都是在一定盐度的水体中饲养,以利于胚胎发育,虽有盐度对罗氏沼虾的影响的研究,但报道较少。因此采用不同盐度水体饲养
光绪款粉彩缠枝花果纹壮罐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和附着物。为了实现瓷器更好的保存及展示,本研究对该瓷器进行了科技分析与修复工作。研究首先借助YXLON MG325大型固定式X光探伤机对文物本体及锔钉部分进行了探测,确定了瓷器本体及锔钉部分是否稳定,从而判断出应该保留原始锔钉。其次,利用SU15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锔钉及其周围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锔钉及其周围的材料。最后,在对瓷器本体保存现状分析
<正>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多见,占所有异位妊娠总数的95%[1],且本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2]。输卵管妊娠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则往往难以控制,甚至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既往临床上常采用输卵管切除术作为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但是该术式对患者的生育功能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3]。另一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工具Meta分析对比传统开腹术式和腹腔镜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收集国内2020—2021年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以异位妊娠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提取数据。按照《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优势比(OR)描述术后发生率、加权均数差(WMD)描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分析,应用Beg
共生微生物是水产动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拮抗病原菌定殖,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和促进宿主营养吸收等,在维持宿主健康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牡蛎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养殖动物,其育苗和养殖的成功直接影响经济创收。然而,目前对于牡蛎成体及其育苗过程中幼体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演替变化和组装机制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首先对海区养殖的熊本牡蛎、葡萄牙牡蛎和长牡蛎不同组织中的细菌群
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CO2引起了全球变暖,从而导致了海洋的升温,大气中过量的CO2被海洋吸收后还导致了海洋酸化。目前,海洋这种理化性质的改变仍在进行中,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极有可能改变原有的生物关系,从而影响生物群落的延续。海洋贝类和弧菌具有密切的联系,许多弧菌对贝类来说是条件致病菌,当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向弧菌方向倾斜时,就会导致贝类感染弧菌病的风险增加。由于贝类和溶藻弧菌(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