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5月,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辅助通用技术考察船“自由”号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海军安全小组的共同负责下,驶入地中海地区执行搜集信号情报的任务。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爆发,以色列空军于战争伊始就取得了优势。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下令“自由”号改变作业范围,要求其距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至少12.5英里,距离以色列至少6.5英里。由于信息发送路径有误、其他失误导致的耽搁以及海军拒绝传送基于口头的命令等一系列原因,上述命令被延误,“自由号”遭到攻击前并未接到任何关于撤退的命令。6月8日早晨,几架不明飞机对“自由”号进行侦察,当天下午,“自由”号在公海内航行时被以色列的飞机和鱼雷艇所袭击。一枚鱼雷掠过船尾,另一枚鱼雷击中“自由”号的右船舷正是信号情报搜集中心所在的区域。“自由”号遭受了人员的重大伤亡,材料的严重损失。共有34人遇难,171人受伤。事后以色列称由于将“自由”号误认为埃及船只导致悲剧的发生,并就该事件作出了道歉。美国只是争取到了有限的赔偿,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国内部分经历该事件的幸存者要求正视历史重新审视“自由”号事件的呼声从未停止。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自由”号事件,笔者将以分析美国政府的解密档案为主,并借鉴相关研究机构、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客观细致地还原该事件发生的始末,探讨美国与以色列两国对该事件的解决。同时在“冷战”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比美国在情报搜集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与收获,力图从侧面揭示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及美国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外交理念。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笔者通过梳理美国与中国学者对“自由”号事件的研究现状,阐明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同时介绍了在写作过程中所用到的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自由”号事件发生的背景,揭示“自由”号出航的原因。通过分析对比美国与苏联这一时期的中东政策与利益较量,得出“六日战争”爆发的国际根源。回望“六日战争”爆发后的中东局势,展示该地区复杂的国际形势。第二部分:详细考察“自由”号情报船执行情报收集任务的动机,描述“自由”号在搜集情报方面与武装防御方面该船的物品与人员配备情况,细致还原“自由”号被侦察与袭击的过程。第三部分:着重阐述“自由”号事件之后以美国总统为代表的政府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机构与以色列政府的相关部门对“自由”号事件的调查与解决态度,尝试揭示“自由”号遇袭的原因。结语部分:简要总结“自由”号事件带给美国的教训,探究该事件背后的多边关系。梳理“自由”号事件最终的赔偿方案,并就美国低调解决该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