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的困境与应对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风,既指家庭或家族的精神面貌、状态、特质,即风气、风格、风貌、氛围,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又指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它是家庭核心价值观传递的途径和载体。家风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共识性和独特性、持续性和潜移默化性等特性,其内容主要包涵人生观、道德观、成才观等方面。基于此,家风具有感染熏陶、凝心聚力、调节约束等功能,并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训、家规等书面的方式传承。  家风建设既包括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又包括优良家庭氛围的塑造以及优良家庭精神环境的培育。其建设不仅是个体成长成才的需要、和谐家庭建设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当前,我国家庭模式的存续、治家传统的延续以及家庭文化的传承,为促进家风建设提供了可能。  当前我国的家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传承意识日趋淡化、传承方式逐被摈弃、优良内容渐遭忽视等问题。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人口流动、居住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变化所致,从其主要原因来看与家庭结构核心化、家庭德育弱化等家庭变迁的负面影响密切相关。此外还与近现代反封建活动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有一定的关联。  良好家风的建设从根本上说应立足于家庭,同时也需要发挥优良“社风”、乡风的浸染作用。在社区方面,应通过增进邻里互动和完善社区教育,加强社区风气建设,发挥区委会的引导作用;在农村方面,应通过关注重点群体和开展乡风教育,注重农村的乡风建设,发挥村委会的引导作用;在家庭方面,应通过家长重视培育家庭风气、扬弃家风传承方式和汲取优秀传统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三者共同推进,切实促进家风的传承、培育和塑造。
其他文献
纪念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对于政党而言,开展纪念活动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包含了特定的政治意义。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之日起,党始终坚持将开展纪念活动作为党发展进步的助力,将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它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