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投增效已成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氮肥大量投入、氮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开展了不同类型氮效率小麦品种的划分及减量施氮对不同类型氮效率小麦品种氮代谢影响等的研究,对开展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氮肥优化施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29个小麦品种产量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氮肥生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F=0.544**)。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可把29个小麦品种初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高氮高效(HH)型,该类品种包括:郑麦366、周麦27、新麦19、衡观35等,产量区间为10174.0-11024.2 kg·hm-2;第二种类型是高氮低效(HL)型,该类品种包括:豫农416、周麦26、西农509、豫农202、周麦28、矮早8、开麦20、洛麦24等,产量区间为7576.9-8212.0kg·hm-2;第三种类型是低氮高效(LH)型,该类品种包括:郑麦366、漯麦18、许科316、中原6号、豫麦49-198、周麦27等,产量区间为8798.2-8999.7 kg·hm-2;第四种类型是低氮低效(LL)型,该类品种包括:开麦20、洛麦24、矮早8、偃展4110、中育9398、周麦26、郑麦3596、西农509、豫农202、矮抗58等,产量区间为7164.4-7534.3 kg·hm-2。结合氮肥生理利用率后,从四种类型氮效率小麦品种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氮高效(HH)型品种郑麦366、周麦27,高氮低效(HL)型品种开麦20、周麦28,低氮高效(LH)型品种豫麦49-198、漯麦18和低氮低效(LL)型品种矮抗58、西农509,进行氮代谢差异性特征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氮效率品种产量的比较分析得知,常规施氮(N225)条件下,四种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表现为HH>LH>HL>LL。N120条件下,四种类型品种间产量表现与常规施氮条件一致,其产量分别下降了9.40%、2.27%、4.85%、10.59%,表明在减少氮肥用量情况下,高氮高效性品种(HH)和低氮低效型品种(LL)产量的下降幅度较大。通过对不同类型氮效率小麦品种地上部氮积累及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施氮(N225)条件下,开花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平均以HL型品种较高,LL型品种较低,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平均以HH型品种最高,LL型品种最低。开花期穗部和成熟期籽粒的氮积累量及分配率以HH型品种显著高于HL型品种,LH型品种显著高于LL型品种。N120条件下,四种类型品种间差异与N225条件一致,HH、HL、LH、LL型品种的开花期地上部氮积累量分别比N225条件降低了13.89%、15.20%、12.16%、9.86%,降幅以HH<HL,LH<LL;穗部氮积累量分别下降了30.76%、16.84%、28.35%、16.98%,降幅以HH>HL,LH>LL;成熟期地上部氮积累量分别比N225条件下降了15.77%、12.84%、14.80%、17.97%,降幅表现为HH>HL,LH<LL;籽粒氮积累量降幅有一致表现,四类型品种分别下降了16.76%、14.38%、16.63%、20.68%。通过对不同类型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转运量及转运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N225处理下,花前氮素转运量以HL型品种显著高于HH型,LH型品种显著高于LL型;花前转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以HL型品种显著高于HH型,LL型品种显著高于LH型;花后氮素吸收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以HH型品种显著高于HL型,LH型品种显著高于LL型。N120处理下,除花前转运量以HL>HH,LL>LH外,其余表现与N225条件下一致。HH、HL、LH、LL型品种花前转运氮分别比N225处理降低了14.32%、18.46%、13.37%、7.74%;HH、LH、LL型品种的花后转运氮分别降低了20.68%、22.11%、49.84%,HL型品种略微上升了0.98%。通过对不同类型氮效率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研究表明,N225处理下,越冬期到花后21天总体以HH型品种干物质积累低于HL型品种,在成熟期以周麦28>周麦27>郑麦366>开麦20;而LH型与LL型品种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均表现为LH型>LL型。叶面积指数整体以HH和LH型品种较高。N120处理下,不同类型品种间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表现与N225处理较一致,四种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降幅以HH、LL型品种较大。通过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各器官氮代谢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N225处理下,叶片、穗下节、颖壳和籽粒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及全氮含量整体表现一致,以HH型品种显著高于HL型品种,LH型品种显著高于LL型品种。N120处理下,不同器官相关生理指标与N225处理表现一致,且叶片、穗下节、籽粒和颖壳的GS活性、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的降幅表现为HH>HL,而叶片和穗下节的硝态氮含量的降低幅度则以HL型品种较大;LL型品种的相关生理指标降幅整体均显著高于LH型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