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随着种植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种植修复已成为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方法之一。上颌第一磨牙常因骨量原因影响种植技术的应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吸收及上颌窦气化造成窦底的位置下降不同程度造成剩余牙槽骨高度降低,导致种植骨高度不足而无法常规植入种植体,往往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本研究拟通过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骨高度并统计该牙位种植手术,分析不同剩余骨高度情况下种植术式选择,比较两种上颌窦提升术所需剩余骨高度,为临床提供参考。实验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种植手术的57例患者CBCT影像学数据及临床病历资料。使用Ka Vo e Xam Vision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种植术前的术区剩余牙槽骨高度,对比不同种植术式、不同性别的剩余牙槽骨高度,应用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1.本研究57例上颌第一磨牙种植手术中,共进行常规种植术27例,占比47.37%,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12.43±3.13mm;上颌窦底内提升术28例,所占比例为49.12%,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6.46±1.60mm;上颌窦外提升术共2例,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3.13±0.18mm,占3.51%。对三组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应用秩和检验,三者间比较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间两两比较,三组P值均满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57例上颌第一磨牙种植手术中,其中男性33例,占57.89%,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8.75±4.11mm;女性24例,占42.11%,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9.48±3.92mm。应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本研究中共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术28例,平均提升骨高度3.0±1.28mm,其中13例同期置愈合基台,15例置覆盖螺丝后严密缝合;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2例,平均提升骨高度7.5±2.12mm,均置覆盖螺丝后严密缝合。4.本研究中共2例上颌窦外提升手术,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mm、3.25mm,采取术中植入骨替代材料后同期植入长度10mm的种植体,扭矩15N·cm,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5.本研究共选取57例手术,其中常规手术27例,平均植入扭矩29.63±8.31N·cm;上颌窦内提升术28例,平均植入扭矩25.71±9.79 N·cm;上颌窦外提升术2例,植入扭矩均为15 N·cm。实验结论:1.上颌第一磨牙区种植术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剩余骨高度(RBH)大小,本研究57例手术中,其中30例进行了上颌窦提升术。经对剩余牙槽骨高度统计发现,常规种植术、上颌窦内提升术、上颌窦外提升术的平均剩余骨高度分别为12.43±3.13mm、6.46±1.60mm和3.13±0.18mm,其中,常规手术最小剩余牙槽骨高度为8.5mm,上颌窦内提升术中最小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50mm,上颌窦外提升术中最小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00mm;三种术式间以及两两术式间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2.上颌第一磨牙缺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3.上颌第一磨牙区进行种植术式选择时,在剩余牙槽骨宽度足够的同时应以缺牙区剩余骨高度为前提,结合颌骨密度和种植体长度、直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进行手术方案设计,以获得最佳的初期稳定性及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