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截骨术式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矢状位平衡重建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k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及经关节突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y,SP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差异,并通过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评价其矢状位平衡的重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SO、SPO手术治疗的21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PSO组及SPO组,于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并分别测量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腰椎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仅SVA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影像学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SO组患者的GK由术前的75.31±17.13°下降至术后的31.81±15.15°,末次随访时为36.72±15.16°,SPO组患者的GK由术前的65.21±21.43°下降至术后的25.60±16.22°,末次随访时为40.72±20.41°。PSO组患者的SVA由术前为78.62±63.31 mm,术后为-15.13±27.82 mm,末次随访时为11.02±52.54 mm,SPO组患者的SVA术前为54.23±77.61 mm,术后为16.68±42.76 mm,末次随访时为19.26±37.04 mm。结论1.PSO及SPO截骨方式均能有效重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矢状位平衡;2.两种种截骨方式的矢状位平衡参数SVA的矫形效果存有差异,PSO组患者的SVA术后易出现过度矫正,但可自发性改善。SPO较PSO更易发生远期后凸矫正角度的丢失;3.根据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科学制定手术策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民生问题得到各级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深入,老旧弃管小区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逐渐凸显。老旧弃管小区由于没有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专业管理,经常呈
当前,中国的3G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对技术标准的选择也成为运营商要仔细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3G三种主流标准的主要特征,并对它们进行了扼要对比分析.
H.264/AVC中Intra帧的传输错误会在空间和时间上扩散,导致图像质量的急剧恶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纹理走向的Intra帧错误掩藏方法,以Sobel梯度算子计算受损宏块周边正确接收宏块像素的梯度,对丢失宏块周围像素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受损宏块的纹理走向,最后利用方向性插值算法重建丢失块.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H.264参考软件JM86中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误码掩藏效果.
实验以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hornorum)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控温循环水族箱内。按照1℃/d的速度,将温度分别从暂养的25℃,降到25℃、20℃、18℃、16℃、14℃、13℃、12℃)L个实验温
以利用复活促进因子(Rpf)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得到的菌种作为筛选絮凝剂产生菌的菌源,构建出产絮凝剂的复合菌群M3和M7.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絮凝率(FE)和菌体生长(OD660)为评价指
冻凝胶(Cryogel)是一种具有微米级超大孔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吸附分离,细胞支架,酶固定化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冻凝胶的制备都是在零度以下,以冰晶作为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