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生态价值以外,还具有其特定的功能。滨海湿地是滨海水产养殖的重要场所;是许多珍惜动物的栖息地;同时还在水分涵养、海岸保护、污染物净化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闽三角是福建省滨海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近些年来,闽三角滨海湿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发生改变。基于此,采用遥感的手段对滨海湿地进行监测,能够为湿地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以ZY-3、GF-1、Spot5影像为分类数据源,选择研究样区,对闽三角滨海湿地的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探究,以样区的分类经验来指导整个研究区的2015年影像分类,完成2015年滨海湿地分类数据。再以2015年分类结果数据为基础,目视解译2005年Spot5影像,完成2005年的滨海湿地解译,用低潮位Landsat数据对两个时相淹没湿地信息进行补充,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2005-2015年间闽三角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变化,探究滨海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闽三角滨海湿地信息提取方法探究:参照前人分类经验,并结合闽三角滨海湿地实际土地利用状况,将闽三角滨海湿地分为草本盐沼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湿地、滩涂、红树林、水田、库塘、养殖水面,非湿地分为林地、旱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选择研究样区,对比最大似然法、单一层次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法和多层次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多层次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分类精度高,湿地识别效果好。(2)多时相滨海湿地信息提取:采用多层次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完成研究区2015年GF-1、ZY-3影像分类。考虑到闽三角地区地类面积及分布特征,在2015年分类结果之上,完成2005年Spot5影像的目视解译,获得2005和2015闽三角滨海区初步分布数据。由于影像成像时间不在低潮位,致使部分淹没湿地信息缺失。研究采用低潮位的Landsat影像对两个时相的分类结果数据进行补充,得到两个时相完整的闽三角滨海区土地利用分布数据。(3)湿地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定量分析2005年到2015年的滨海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闽三角滨海湿地自然湿地增加了5815.8hm2,人工湿地减少了 18196.49hm2。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是草本沼泽湿地,最小的是库塘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保留率低,滩涂保留率超过80%,其余保留率超过90%,总体保留率高。存在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和非湿地之间的转变,人工湿地向非湿地转移面积最大,达到14721.57hm2。再分别从病虫灾害、水产养殖、城市建设三个方面对滨海湿地的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滨海湿地保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