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首发超募在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常态,2009年至今,超募公司比例达到了46.57%,平均超募率42.05%。上市公司出现大规模超募影响了其他优质公司的融资需求,超募融资与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引起了学者、社会公众的诸多关注。自2012年起,监管机构逐步强化了发行环节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中介机构的责任,明确提出加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及相关投资风险的披露;募集资金后续监管首次引入三方监管,开启专项监管执法行动并引入配套处罚措施。监管政策趋严情况下,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以市场失灵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自由现金流假说为基础,以2007年-2014年期间上市的934家超募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2008年-2017年的数据为观察值,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监管政策调整对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与行业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本文首先研究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以及产权性质的影响;其次研究监管政策调整前后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变化,考虑了产权性质和行业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性更显著。在此基础上,监管政策趋严期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性减弱。监管政策趋严期非国有企业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性减弱程度大于国有企业;监管政策趋严期,行业平均超募率高于市场平均超募率的行业其超募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性减弱程度更大。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监管部门依据产权和行业有针对性的颁布监管政策和加强监管执法活动、深化当前监管模式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