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sis]是动物寄生虫,终宿主为哺乳动物,主要是鼠类,中间宿主是陆生螺类或淡水螺类,如玛瑙螺、福寿螺、蛞蝓等。大鼠是适宜终宿主,人和小鼠是非适宜宿主。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幼虫可侵入人体和小鼠体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Nomura等于1945年在台湾报道了第一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报道广州管圆线虫病3000多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已由太平洋沿岸地区扩展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在我国福建、台湾等多个地区不断出现多次散发或暴发病例。特别是最近两次大的暴发流行均因食用生的或不熟的螺肉引起,其中包括2006年6月—9月北京暴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确诊达160例之多;2008年4月云南大理州发现33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日益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引起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2003年卫生部将广州管圆线虫病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积极开展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首要条件。
广州管圆线虫病现有的各种实验室检查中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效果最好且方便推广使用的检测方法,而衡量ELISA检测可靠性的关键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抗原、抗体。目前的临床检测中,诊断抗原往往以粗抗原为主,常因缺乏特异性的诊断靶标而与其他病原体存在交叉反应,检测结果不理想。IgM是病原体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从广州管圆线虫体蛋白中筛选出产生IgM的特异性抗原成分,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目的
1.1.探索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时机。
1.2.筛选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优势诊断抗原。
2.研究方法
2.1.从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中分离三期幼虫,感染六周龄Balb/c小白鼠,分别于感染前及感染后的第1、2、3、4、8、16、21、28、38天断尾取血。
2.2.经方阵滴定确定最佳抗原包被量和血清最佳工作浓度,进一步测定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不同时期血清中IgM含量,留取IgM抗体含量优势血清。
2.3.用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粗抗原分别与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前后的小鼠血清进行免疫印迹,筛选早期优势诊断抗原。
2.4.从SDS—PAGE胶中回收纯化具有早期优势诊断价值的蛋白成分。
2.5.Western—blotting验证回收蛋白活性和免疫反应性。
2.6.方阵滴定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与Ⅳ期幼虫粗抗ELISA法同时检测感染小鼠血清、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及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
2.7.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二者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回收蛋白检测价值。
3.研究结果
3.1.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其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一天即有上升趋势,第1、2天上升缓慢,第3天开始快速升高。
3.2.感染后第4天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8.33%(29/60),第8天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已达95%(57/60);感染后第16—20天IgM抗体水平基本持平,为第一个高峰,此时血清中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仍在90%以上,其中第16天为94.44%(51/54),第20天为90.70%(39/43);感染后第28天下降到一个低值几乎与感染后第4天IgM抗体水平持平,此时阳性检测率为46%(6/13)。
3.3.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第8天血清,从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粗抗原中成功筛选出具有早期优势诊断价值的32KD蛋白。
3.4.成功回收32KD蛋白,经Western—blotting验证回收成分具有很强的蛋白活性和免疫反应性。
3.5.经ELISA检测并与Ⅳ期幼虫粗抗原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回收蛋白的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Ⅳ期幼虫粗抗原;敏感性虽无统计学差别,却较Ⅳ期幼虫粗抗原有一定优势。
4.结论
4.1.实验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8—16天小鼠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对临床诊断时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2.纯化32KD蛋白较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粗抗原具有明显诊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