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鲟鱼苗早期暴发性疾病给鲟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论文旨在寻找导致暴发性疾病发生的原因。通过对暴发病流行状况多次细致深入的调查,在清楚了其发病规律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研究方案。研究结果如下:细菌、寄生虫检查结果为阴性。取病鱼脏器制成组织液,人工感染健康鱼,没有出现死亡。肝、脾、肾、脑等组织病原生物检查没有发现病毒和真菌。用多种抗菌和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没有取得明显的疗效。将健康鱼放入病鱼池中混养,最后发病死亡。说明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健康鱼不投食或只喂颗粒料的饥饿实验发现,开口驯化时拒食颗粒料引起的饥饿,与暴发病有一定关系,可能起到诱发或促进的作用。对鱼场水质、生物饵料水蚯蚓和病鱼各脏器重金属含量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水质正常,后两者Hg、Pb、Cd含量均非常高,尤其是Hg。说明蓄积于病鱼组织中的重金属来源于受污染的水蚯蚓。Hg急性毒性实验,表明Hg对鲟鱼苗的96小时LC50值为0.50145 mg╱L,95%置信区间(0.09765~0.76016)。慢性毒性实验确定了长期接触该毒物可以引起机体危害的阈剂量(0.515 mg/L)和无作用剂量(0.0515 mg╱L)。综合以上系列实验,得同以下结论:可以排除细菌、寄生虫、真菌感染的可能;病毒可能是导致暴发病发生的病原,但还需进一步的确诊;确定重金属尤其是Hg是鲟鱼苗暴发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