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相对于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更具发展前景,是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把政党协商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不断增强政党协商的实效性,这是摆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党协商逐渐朝着系统化、理论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明确了基本的协商原则,确立了基本的协商制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政党协商的持续和发展面临协商主体不够均衡、协商议题不够具体、协商方式不够真实以及协商意见不够典型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党际协商氛围不足,制度化建设程度不高以及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后劲不足三方面原因引起。由此看来,政党协商要想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助推剂,就必须增强政党协商的实效性。一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推动党际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为政党协商营造良好和谐的协商环境。二是,要加强政党协商制度建设。通过构建政党协商制度化的组织体系、健全制度化的实施体系为政党协商提供保障。三是,要加强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在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执政党要鼓励民主党派主动协商、积极履行协商职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才能真正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增进政治共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