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更新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更新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城市老旧社区虽以其丰富的街巷空间著称,但随着时间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街道物质空间老化、环境恶化,政府和居民同时提出了老旧城区空间重塑的诉求。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推进,城市非正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摊贩便是其中的一大类,不断寻找权力缝隙谋求生存。然而随着数量递增,摊点的负外部性益发凸显,居民、摊贩和政府三者之间相互博弈,矛盾升级。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行为主体的需求——居民的日常生活,摊贩的生存,城市的管理和健康发展,同时重塑社区街道,抑制空间特质趋同化和简单化。 首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渝中区背街小巷: ①与社区摊点布点规划。 ②为实证研究对象,把握包容性增长的前提,从行为主体的需求入手,从空间实施和管理两方面设计布点规划方案:一方面结合山地街巷空间自然地形、气候与文化特征,以社区摊点为媒介,探索如何挖掘、梳理和恢复社区空间多元属性的更新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结合既有经验,通过弹性管理和明确的制度设计,以求实现社区可持续更新和摊点发展。 其次,对规划结果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行为主体的实施反馈,以及空间体验,本文认为,规划存在管理和实施漏洞,其主要原因在于实施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和居民-摊贩的参与机制。但与此同时,布点规划展现出积极效果——激发市民和摊贩主体意识的觉醒。 最后,本文认为社区和摊点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城市的成长背景,并提供近期可实行的发展思路选择:国家权力应引导而非控制社区发展,社区本身可以从以需求为本的发展转向审视自身的资本,挖掘自身的积极要素并加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