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其史料的丰富性和价值性是无与伦比的。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能为我们窥见近代社会历史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在近代社会,报纸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谣言报道和辟谣这种社会现象当然也在其中。《申报》是一份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商业报刊,其中有很多有关谣言的报道和辟谣是不足为奇的。《申报》创办以来的78年间多是战争动荡时期,在这种时期,正是谣言发生的高峰期,特别是军事、政治和经济谣言,所以《申报》作为近代新型媒体的代表,对谣言高度关注,对谣言的报道几乎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谣言和辟谣相伴而生,对于《申报》这份影响力甚大的报纸而言,真实性十分重要,是它的生命力之一。《申报》想要保证自己的报道是真实的,就必须对不实的信息,特别那些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谣言进行辟谣。此外,《申报》作为一个“义”字当头的大报,也负担起了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在《申报》有很多关于谣言的讨论。或讨论谣言的成因、或讨论禁止谣言的办法、亦或是抒发自己对谣言的看法。这些讨论,为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情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以《申报》1872年~1949年的新闻报道和论说为史料,对整个时期《申报》中的有关谣言报道、辟谣和讨论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通过对这些谣言现象的考察,探讨处在公众舆论空间的《申报》在谣言报道以及辟谣中的作用,反映特殊时期之下的社会历史情境,也为进一步探讨清末和民国时期新型传媒与谣言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