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正常高值血压者BMI、FPG、TC、TG、LDL-C、HDL-C、肌酐、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观察各指标与RHR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RHR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伴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研究对象:于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山西大医院收集18岁至55岁的正常高值血压者1599例。据RHR水平分为4组:A组[静息心率<60次/min,n=345];B组[静息心率60~65次/min,n=370];C组[静息心率65~70次/min,n=448];D组[静息心率>70次/min,n=436]。2研究指标:血压、年龄、RHR、BMI、FPG、TC、TG、LDL-C、HDL-C、肌酐、尿酸等指标。3统计学分析: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心血管危险因素同RHR的关系;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RHR影响的大小。结果:比较4组被研究者的SBP、DBP、年龄、BMI、FPG、TC、TG、LDL-C、HDL-C、肌酐、尿酸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正常高值血压者RHR与BMI、FPG、TC、LDL-C、肌酐、尿酸呈正相关性;正常高值血压者RHR与年龄、HDL-C呈负相关性。多重线性分析(α入=0.05,α出=0.10)显示对RHR影响因素依次为TC、LDL-C、BMI、年龄、TG、尿酸和FPG。结论:1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不同水平的RHR其BMI、FPG、血脂、肌酐和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亦存在明显差异。2正常高值血压者RHR与BMI、FPG、TC、LDL-C、肌酐、尿酸呈正相关性;正常高值血压者RHR与年龄、HDL-C呈负相关性。这提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RHR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迄今为止虽然这种联系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表明这种联系可能与人体交感神经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