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在古籍整理中的運用初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研究,千百年来,无数哲人耕耘于该领域,取得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尤其是清代以来,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正如刘跃进先生发出慨叹:“乾嘉学派,无以超越。”当前,国学研究需要寻求现代化的手段,注入新鲜的血液。IT技术的高速发展,则带来了这种锲机。利用计算机进行深入的古籍整理工作,将大幅度地提高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效率,定会将史学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从艰苦而繁琐的爬梳、翻检工作中解放出来,以更饱满的精力致力于推动古籍学术研究的发展。本文将计算机和古籍整理结合起来,从古籍的录入、标点、音韵、校勘、索引、训诂、辑佚、统计和辨伪等方面论述了数字技术在古籍整理中的运用。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说明了什麽是古籍数字化,为什麽要进行古籍数字化,古籍数字化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  一说明了古籍电子录入的几种方式及其特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说明了电子标点、电子音韵和电子训诂的一般技术和发展概况,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三分析了电子校勘和电子辑佚的优越性和目前的技术及运用情况,特别探讨了电子校勘的度。  四说明了字频统计的各种运用,并介绍了定量分析技术。  五说明了电子索引的突破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常见的索引技术。  六介绍了几种特殊资源类书、家谱和方志的数字化进展情况。
其他文献
托妮·莫瑞森是著名的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小说中丰富的神话原型因素,也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不过从总体上
本研究是在句法语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有关描写性状语的具体研究。对现代汉语中“地”的隐现动因作了认知上的阐释,并对人们是如何描写动作行为的过程、怎样利用非典型句法
学衡派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派别,在文学史上长期被视作新文化运动的“逆流”,这也使得《学衡》的翻译文学成果鲜为人知。不同于新文学阵营的翻译活动,《学衡》的翻译文学
由于政治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张力作用,文体矫正,即对政治修辞的审美矫正,在三十年代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并且是推动新文体诞生和审美范式演进的重要原因。从对三十年代文学论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