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临床路径是指最佳的治疗护理过程,是医务人员对某种疾病诊治过程进行的顺序性和时间性的干预。它是目前最新的改善临床进程的方式方法,已经在世界各地医院和医疗中心广泛应用和研究。并有不少研究证实,它能在保证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规范治疗过程,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降低住院费用。目前国内,临床路径的应用主要以护理路径和健康教育路径为主,文献报道也是侧重在护理和健康宣教方面,其次才是路径的临床成效报道和相关的医院管理研究报道。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肾脏移植、全肾切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手术等方面,在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期的应用较少,同时与中医药的治疗相结合的研究则更少。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费用过高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临床路径的实施日益与“单病种付费”政策相结合,为了适应新形势的改变,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院2004年开始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临床路径的病案信息采集表,以验证临床路径在规范诊疗常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中的作用。研究目的评估2004年我科实施慢性肾衰临床路径以来的临床效益,为临床路径的实施、优化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管理水平,并为大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提供比对数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02年至2004年6月份临床路径实施前符合此研究纳入标准的住院病历共68例作为非路径治疗组,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临床路径实施后符合临床路径执行标准和此研究纳入标准的所有住院病案125例作为旧路径(为与前瞻性临床路径的研究相区别,故称为“旧路径”)治疗组。制定病案信息采集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案信息采集,并将所有病案信息录入Epidata数据库,转化成SPSS文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值、尿素氮、总二氧化碳及肾小球滤过率(根据年龄、性别、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值运用MDRD公式算得)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将实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作为卫生经济学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路径组与非路径组在临床疗效和卫生经济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1.经秩和检验,慢性肾功能衰竭旧路径组与非路径组间的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主要合并症,西医原发病及中医辨证分型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数意义(P>0.05)。2.经秩和检验,慢性肾功能衰竭旧路径组与非路径组治疗前后疗效观察指标(肌酐差、尿素氮差肾小球滤过率差)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总二氧化碳差经秩和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秩和检验,慢性肾功能衰竭旧路径组与非路径组患者实际住院天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住院总费用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西药费、中成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和化验费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中药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旧路径组内不同中医证型、不同西医原发病的实际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本次结果提示,所纳入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路径组与非路径组病案入组前的基线资料齐平,包括年龄、性别、主要合并症、西医原发病及中医证型等,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两组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2.慢性肾功能衰竭旧路径组与非路径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不显著,提示旧路径与非路径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临床路径实施前后临床疗效未受影响。3.本研究提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住院总费用;但未提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实际住院天数。4.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期)的临床路径在不同西医原发病和中医辨证分型中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没有差异,即对任何原发病和中医证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期)的患者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