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半月板撕裂是膝关节运动创伤中最常见的病种。在西方国家,内侧半月板撕裂远多于外侧半月板撕裂。而在中国,外侧半月板撕裂远多于内侧半月板撕裂,这可能与中国盘状半月板发病率高有关系。半月板撕裂后,可能会造成膝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软骨为透明软骨,无血管长入及神经支配,损伤后难以修复。外侧半月板撕裂后,若不及时治疗,软骨损伤的风险可能增加。对于外侧半月板撕裂后病程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尚无文献报道。在外侧半月板手术中,盘状半月板很常见。盘状半月板被认为是半月板的一种畸形,因其与正常的半月板相比体部较大且肥厚,呈盘状,故称其为盘状半月板,其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盘状半好发于外侧,内侧盘状半月板罕见。盘状半月板在东亚人种中发病率高,据报道,盘状半月板在日本发病率为16.6%,在韩国发病率为10.9%,但是在高加索人种中发病率很低(0.4%-5%)。因我国人口基数大,故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数量较多。外侧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外侧半月板相比,完全或大部分覆盖了外侧胫骨平台,改变了膝关节的机械应力传导。组织学研究表明,其体部的胶原纤维组织与正常的半月板组织相比杂乱无序,在相同的应力作用下更易断裂。故外侧盘状半月板相对于正常形态的外侧半月板更易损伤,在膝关节运动损伤中很常见。半月板撕裂后,其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会减弱或消失,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其对软骨的作用可能变为啃锉、剪切和磨损,长时间作用会导致软骨的龟裂、剥离。盘状半月板撕裂后,依其撕裂程度,可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半月板切除后会加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的发生。而且有研究表明,外侧半月板切除相对于内侧半月板切除更易加速OA的发生。目前膝关节OA的病因尚不明确,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的表现;膝关节OA晚期会出现膝关节畸形甚至丧造成活动能力丧失,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目的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关节镜下诊断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的病人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情况、关节软骨损伤情况,并结合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创伤史、病程等基本数据,探讨上述因素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性,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治疗、估计预后等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一、外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软骨损伤情况及病程与软骨损伤相关性研究连续纳入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于西南医院关节外科关节镜手术确诊为外侧半月板撕裂的患者。根据患者的ID号,调取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入院记录,统计患者自膝关节创伤或出现症状至关节镜手术的时间。根据关节镜手术记录,统计患者的软骨损伤位置及程度。按病程长短将患者划分为3组:①急性期组:≤2个月;②亚急性期组:2-12个月;③慢性期组:>12个月。分析患者病程与关节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二、25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及关节软骨损伤特征描述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断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ID号,进入医生工作站,获取电子病历,从中提取姓名、性别、年龄、BMI、创伤史、病程(从出现症状至关节镜手术的时间)等信息。根据关节外科关节镜手术记录,可记录盘状半月板类型、撕裂类型及位置,软骨损伤位置及程度,并查看护士交班文件夹中患者的术后关节镜照片,与手术记录逐一核对。描述患者的基本情况,不同类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构成比、损伤位置,关节软骨损伤基本情况,不同位置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不同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患者的软骨损伤情况。三、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参照第二部分对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及关节软骨损伤特征的描述,包括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及位置,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比例、损伤位置、损伤程度及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创伤史、病程、盘状半月板类型(完全盘状或不完全盘状)。分析不同类型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之间,软骨损伤发生率的差异;不同的软骨损伤位置之间,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所占比例的差异;不同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中,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者所占比例的差异;性别、年龄、BMI、创伤史、病程、外侧盘状半月板类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与软骨损伤存在与否的关系。四、统计分析记数资料以构成比、发生率表示,采用RxC列联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于两组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被用于分析上述变量与关节软骨损伤存在与否的关系(0,无软骨损伤;1,有软骨损伤)。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的统计分析均采用PASW统计软件(18.0, SPSS公司,芝加哥)。结果一、外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软骨损伤情况及病程与软骨损伤相关性研究1.外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者129人(34.3%),Ⅰ~Ⅳ级软骨损伤患者所占比率分别为5.43%、32.56%、45.73%、16.28%。2.软骨损伤者的平均病程长于无软骨损伤者(P<0.05)。3.急性期组患者软骨损伤发生率为23.64%,亚急性期组软骨损伤发生率为30.59%,慢性期组软骨损伤发生率为42.38%。慢性期患者的软骨损伤发生率高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P<0.05)。二、25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及关节软骨损伤特征描述1.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特征描述1.1女性患者构成比高于男性(P<0.05);无创伤史者患者构成比高于有创伤史者(P<0.05);完全盘状半月板者构成比高于不完全盘状半月板者(P<0.05)。1.2复杂撕裂者118人(46.8%)、桶柄样撕裂者49人(19.4%)、水平撕裂者42人(16.7%)、放射状撕裂者20人(8.0%)、纵行撕裂者16人(6.3%)、斜形撕裂者7人(2.8%)。在水平撕裂患者中,无创伤史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有创伤史者(P<0.05);放射状撕裂患者中不完全盘状半月板构成比高于完全盘状者(P<0.05)。1.3在118名复杂撕裂患者中,23人伴有水平撕裂,15人伴有桶柄样撕裂,69人同时伴有水平撕裂和桶柄样撕裂。故实际上有134(53.2%)人伴水平撕裂,133(52.8%)人伴桶柄样撕裂。1.4共213人有体部撕裂(84.5%)。173人(68.7%)有后角撕裂,100人(39.7%)有前角撕裂。2.关节软骨损伤特征描述2.1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为26.6%,其中髌股关节间室占44.4%,外侧关节间室占42.6%,内侧关节间室占13%。2.2最常见软骨损伤部位为外侧胫骨平台(29人,11.6%),其中34.5%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股骨外侧髁软骨损伤中58.8%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髌骨软骨损伤中51.9%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61.9%的股骨滑车软骨损伤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中61.5%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2.3外侧关节间室软骨损伤患者中,12人(35.3%)有相吻合的关节软骨损伤,其中50.0%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8人伴有桶柄样撕裂;髌股关节间室软骨损伤患者中,11人(30.6%)有相吻合的关节软骨损伤,其中54.5%为Ⅲ级或Ⅳ级软骨损伤,6人伴有桶柄样撕裂。2.4纵行撕裂患者中3人(18.75%)有软骨损伤,桶柄样撕裂患者中14人(28.57%)有软骨损伤,放射状撕裂患者中5人(25%)有软骨损伤,斜形撕裂患者中3人(42.86%)有软骨损伤,水平撕裂患者中9人(21.43%)有软骨损伤,复杂撕裂患者中33人(27.97%)有软骨损伤。三、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1.不同类型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之间软骨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不同的软骨损伤位置之间,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不同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之间,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者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史(OR=1.047,P=0.874)、盘状半月板类型(OR=0.727,P=0.333)及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P=0.820)与关节软骨损伤关系并不密切。性别、年龄、BMI及病程被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5.089,P=0.000)仍然与关节软骨损伤显著相关。结论一、外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软骨损伤情况及病程与软骨损伤相关性研究1.外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较常见(34.3%),软骨损伤以Ⅱ、Ⅲ级为主。2.膝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随患者病程的延长逐渐增加。二、252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及关节软骨损伤特征描述1.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无创伤史者多于有创伤史者;完全盘状半月板者多于不完全盘状半月板者。2.最常见的半月板撕裂类型为复杂撕裂。水平撕裂与创伤无关;不完全盘状半月板者相对于完全盘状半月板者更易发生放射状撕裂。3.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最常见于体部,其次为后角、前角。4.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为26.6%,好发于髌股关节间室与外侧关节间室,最常见于外侧胫骨平台。5.在各位置的关节软骨损伤中,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比例均超过50%(外侧胫骨平台、内侧胫骨平台除外)。6.相吻合的软骨损伤易出现在桶柄样撕裂患者中。三、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1.不同撕裂类型之间软骨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软骨损伤位置之间,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撕裂类型之间,Ⅲ级和Ⅳ级软骨损伤者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2.创伤史、盘状半月板类型及盘状半月板撕裂类型与关节软骨损伤关系并不密切。性别、年龄、BMI及病程可能与软骨损伤有关,其中年龄为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大于36岁者更容易发生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