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的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盐池县农业生产受水资源严重不足,有限的降雨在时空的聚集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全县农作物现实生产力十分低下,靠传统农业模式和发展思路,很难打破由干旱引起的沉重的思维负压和小农经济瓶颈。“反梯度”高起点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目标定位于外向出口的番茄基地,在艰难起步阶段,切实把握和探索出目标持续取向与当地资源配置相吻合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十分关键。为此,2001年笔者提出了在当地规模化种植番茄的构想,经过2001年~2004年,对番茄基地启动建设、品种选择、技术配套以及规模潜力等关键环节的实践探索,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两个番茄新品种引进在当地获得成功 盐池县虽然地处北方干旱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但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工业污染少,空气质量高,在设施条件下,能够生产出营养品质优良、色泽新鲜、风味良好,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类型多样的番茄产品,如中型果以色列R-144,单果重85~180 g,中大型果荷兰玛瓦,单果重100~200 g。 2.新品种结合新技术具有更大开发潜力 高起点高层次高效率予以开发,如高品质品种的继续引进,低成本灌溉水肥调控技术深化等,具有在较短时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的比较优势,而且具有进一步开发的资源潜势。在技术支撑体系尚需强化的客观现实下,应遵循非均衡发展原则,树立“量大不如质优,做大不如做强”的长远观念,不应急于外延扩大规模,不符合技术实力的“跨越”,后果是危险的。 3.以开发劳动力资源为核心的番茄产业内力培植是其上规模的根本 目前盐池县1个劳动力可承载设施面积0.05~0.06 hm~2,基地现有劳动力316人,实际人均承载设施面积0.026 hm~2,是可承载力的47.3%,提高承载百分点,配合滴灌施肥省工省时的技术挖潜,可刺激基地内向扩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技术移民,使投亲靠友途径进入番茄基地,相对稳定的技术移民,在番茄基地内种植温室番茄的同时,还可从事劳力的“变工”与临时性被雇佣,如拉盖草苫等,使缺少壮劳力或男性劳力经常性出外务工的农户消除后顾之忧,不断加入,雇与被雇成本费用相对成本较低,双方均可接受,加速土地流转。 4.“温室+大棚”的延期生产模式是提高产业规模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