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逐步放开,从集体内部的互换、转让向市场化的出租、转包迈进。经过多年更新完善,我国在立法层面确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制度,各地区也通过实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流转模式。但由于农村土地各项权利的分置,在进入市场化流转的过程中,一些新问题开始显现。权利性质模糊、利益分配不合理、现行的法规政策、管理方式与实际操作脱节等问题都影响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顺利开展。在杭州市萧山区等私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矛盾尤为突出。由于土地性质的特殊性,农民对于土地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与其他纠纷不同,处理不当,既可能侵害农民利益,也容易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据此,本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涉诉案件为切入点,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具体研究区域,探究纠纷类型、成因及纠纷的治理问题。在研究中,本文首先明确界定了本文所涉及的核心词汇的概念,并探讨了产权理论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共治理理论与纠纷解决的关系,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研究对象杭州市萧山区近五年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涉讼案例进行整理和统计,了解案件概况。进而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流转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权属不明晰、流出方后续生活困难、市场及政策环境波动、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分配不合理、流入方不规范使用土地等。最后,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解决纠纷,应当既包括事后的处理,也包括事前的防控。故本章先从纠纷处理的角度,对目前立法所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途径进行梳理,评析其优点与不足,并运用公共治理的理论视角,提出多元主体作用的完善和衔接,以完善纠纷解决机制;进而从纠纷防控角度,结合案例分析中得出的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综合运用产权理论及公共治理理论,提出从明确土地权属、解决土地流出方的后顾之忧、改革价格机制、规范流转行为、规范及引导土地流入方的农地使用行为这五个方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相关建议,为政府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土地流转,释放土地价值,提高农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