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现代政府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管理取得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应急组织体制的建构,还取决于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的体制需要良好的运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一个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在其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体制的运行过程中得到具体体现。如何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使应急管理体制有效运行,已成为提升政府能力的重要课题。此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减缓、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其中的反应阶段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最直接的阶段,从根本上决定了应急管理的成效。因此,改善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对于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具有了合理的应对机制,一切突发事件都能够掌控与消弭,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个长治久安的环境。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能够使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能够大力提升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提升政府的综合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我国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查找其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为构建和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应急反应运行机制包含的决策指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启动预案机制三方面内容为主线,对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相应完善对策做了研究和探讨。文章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对应急管理以及本论文相关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三方面内容。然后结合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实例,分析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汶川地震是我国应急反应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政府的快速反应、信息的公开透明、各部门的有效沟通使得汶川地震的应急管理工作得以顺畅有序的开展,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这体现出我国政府白非典以来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取得的进步,但这其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最后,在前面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决策指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启动预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对我国政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提供可供借鉴的建议,提升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他文献
吴家窝堡东山旧石器地点位于辽宁省康平县东升乡昊家窝堡的Ⅲ级阶地上,是一处具有地域特色的旧石器地点。共获石器27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工具。原料以石英砂岩为主,石英
文章利用我国2006—2013年间基于风险投资案例和三种专利授权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风险投资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出"转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促进了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