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对颗粒物污染的极大关注,研究颗粒物暴露与各项人体健康效应终点关联性的文献层出不穷,我国也从八十年代之后相继在北京、上海、沈阳、抚顺、重庆等地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区域的暴露特征、健康效应、研究人群、研究方法及特异性混杂因素各不相同,单个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因而难以对哪些人群的哪些健康效应究竟有没有或是有何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
本研究针对当前各孤立研究的不足,通过全面的文献查找和严格的入选、剔除标准选取了研究颗粒物暴露健康危险的67篇英文文献和33篇中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将这些孤立研究作为总体研究中的样本,予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定性分析从研究暴露颗粒物重点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的转移、研究人群的选择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从死亡、疾病的发生、症状的发生、人体功能的改变和就诊、住院率等五个方面的健康效应终点观察不同颗粒物类型和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分析采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将各独立研究看成研究总体的一个样本,将各研究间存在的差异看作是随机的结果,以研究内和研究间方差的倒数作为权重进行结果合并,本次Meta分析的最终结果以大气各种颗粒物浓度每升高100μg/m3人群不良健康效应发生增加的百分比表示。结果TSP和PM10浓度每升高100μg/m3,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也分别增加了0.40%和1.41%,PM2.5在大气中的浓度每上升100μg/m3,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了23.86%,揭示了大气颗粒物暴露确实与居民死亡率的上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PM2.5浓度增加不会影响肺炎的发病率,但PM2.5浓度每增加100μg/m3,心血管疾病和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会增加12.07%和3.51倍;TSP浓度每增加100μg/m3,发生COPD、肺炎和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会增加3.51、8.03倍和7.98倍,提示了颗粒物浓度波动时需预防和控制的重点。
在系统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重点回顾了国内抚顺、沈阳和北京三个大型、特大型城市的颗粒物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研究,分析三地间以及三地与全球综合水平间危险度的大小及可能原因。对我国特别是北京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开展队列研究、细颗粒物研究、加强源解析研究和颗粒物暴露的空间模拟研究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