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已知各种原因所致的IBS均属内脏感觉超敏病症;在5-HT受体家族中,5-HT3R与内脏感觉超敏密切相关;在啮齿动物肠道中仅含5-HT3A和5-HT3B两种受体亚型。目的:建立有效的IBS动物模型;观察IBS模型大鼠结肠各段5-HT3AR的表达与内脏感觉超敏的关系。方法:① 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不做处理;模型组:近端结肠按50mg/1.5ml/kg注入含TNBS的生理盐水溶液;假手术组:在相同部位注入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前禁食不禁水16-18小时。观察比较各组大鼠手术前后每日体重变化量、进食量、排便量和结肠痛阈值等行为变化,以及结肠各相应节段HE染色的形态变化。②用免疫荧光标记来检测各组大鼠结肠各段5-HT3AR的表达情况。结果:分别对三组大鼠造模前后行为学、形态学以及FITC标记的绿色荧光染色的5-HT3AR阳性细胞计数结果用SPSS11.5统计软件LSD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1,术后第4至第12天,三组大鼠每日排便量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6);术后第4至第14天,三组大鼠结肠痛阈值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6);术后第4至第21天,三组大鼠每日体重变化量和进食量分别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6); 2,术后第3天,模型组大鼠升结肠和结-直肠交界部位的肠段粘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无形态学差异;术后第7、14及21天,三组大鼠各段结肠切片的HE染色无形态改变; 3,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模型组大鼠横结肠和结-直肠交界部位的5-HT3AR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三组大鼠升结肠和降结肠部位的5-HT3AR阳性细胞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和第21天,三组大鼠结肠各段5-HT3AR阳性细胞数分别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实验结果显示5-HT3AR在术后第7及第14天的模型组大鼠升结肠和降结肠上的表达没有发生变化,而在横结肠和远端结肠的表达下降,结果提示5-HT3AR与IBS结肠敏感性有关,但要明确5-HT3受体亚型与IBS内脏超敏的确切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