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人民网在网上发起了2014年“关键字”的评选工作。结果显示,有12.9%的网友将“廉”作为自己心目中的首选。诚然,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打老虎拍苍蝇”的廉政之风让每个人都印象深刻,而对于毗邻港澳、长期以来始终处于反走私与反腐败高压线下的深圳海关,更是在这一年里经历了其建关百年(包括其前身九龙海关时期)来最为严峻的反腐反贪斗争考验。2014年全年,深圳海关系统共立案处理14人(含关处级领导3人),年内关区间百人次以上规模交流调动3次,其中包括八月份皇岗海关物流监控处全处300多人一次性全部更换调动,以上各项数据均为深圳海关年度历史最高。危机之下,王克光关长在座谈会中明确表示:“深圳海关对反腐败,态度坚决,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袒护,绝不姑息,绝不养痈遗患。”可以说,只有全面惩治深圳海关执法腐败,才能最大程度遏制深圳海关塌方式腐败案件的再次出现,确保祖国南疆国门永宁无患。海关执法腐败行为是指海关执法人员中道德败坏者通过非法运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来获取私利的损人行为。本文以深圳海关执法腐败问题为研究重点,从探寻腐败产生的根源入手,全面分析梳理深圳海关执法腐败出现的成因、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海关总署现行进出口监管法律制度、海关系统执法腐败与其他执法部门差异性、深圳海关所处监管环境复杂特殊性等角度对产生执法腐败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海关惩治执法腐败问题经验以及全国其他海关惩治腐败走私对策方面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并最终提出深圳海关执法腐败惩治方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对深圳海关执法腐败问题的探讨不局限于宏观情况概述和共性成因阐释,更结合笔者长期以来在深圳海关基层通关、货管查验与旅客检查现场的实际感受从执法一线实际监管环境的复杂特殊性角度剖析其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及行之有效的惩治对策。另一方面,目前深圳口岸进出境人员与货物监管实际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深圳海关、深圳国税、深圳口岸办与深圳公安出入境管理局等多部门分工执法管理,各部门间彼此互不隶属,因此在部门间执法权力交叉区域由于沟通不畅及部门本位思想存在等因素,执法权力交叉区往往成为执法监管空白区,并成为深圳海关执法腐败问题屡屡出现的根源之一,而这一点一直为人所忽视。笔者将从自身实际工作经历出发系统阐述这一情况出现原因、表现及特点,并进行对策分析,为推进深圳海关执法腐败惩治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对象虽仅限于深圳海关,但其研究成果对于惩治整个海关系统乃至其他执法部门的公共腐败,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