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与驱动机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变迁的研究,不但要考虑变迁本身及产生变迁的过程,也要讲述在某一特别情况下抗拒变迁的程度。   黑河流域是中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也是河西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然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水平、滞后的城市化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优先发展城镇,限制传统的耗水型农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推进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分析城镇发展演变的过程,剖析城镇发展驱动机制。   黑河流域现有60多座城镇,受山地—绿洲—荒漠自然景观格局和牧区—农区—牧区经济景观格局的控制,绝大多数城镇集中分布在绿洲上,城镇—绿洲在流域各单元中高度耦合。大量的考古事实证明,下游古绿洲上曾发育过许多城镇,但后来却成为荒漠中的遗迹!这些城镇兴衰的过程和驱动机制究竟是什么?内陆河流域城镇的发展演变又与中国总体发展历程存在那些关联?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论文的主旨就在于将黑河流域置于历史长河,以及中国宏观背景下,具体辨析城镇发展的过程与分期,探讨内陆河流域与中国在城镇发展时序方面的位相差异;揭示内陆河流域城镇兴衰的驱动机制,并建立驱动机制与城镇发展演变之间的“图谱”关系。以期为内陆河流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的起源与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诸文明要素积累凝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城市的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型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黑河流域的城市经历秦以前的城市萌芽期、两汉时期城镇奠基期、魏晋时期的城镇发展期、南北朝时期的城镇衰落期、隋——中唐以前的城镇重建与发展期、中唐——元朝的城镇再次衰落期、明清时期的城镇再次发展期。发展—衰落—破坏—恢复—发展—衰落—破坏,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成为历史时期城镇发展的一个特点。   城镇的萌芽期:由于黑河流域所处的区位条件和地缘关系,文明进程显著滞后于中原地区,也落后于同属内陆河的石羊河流域,史前遗址主要是时间相对靠后的四坝式和马厂式文化地域类型,所以城市的萌芽与发展明显与中原地区城市的发展不同步,存在着相当尺度的滞后期。当中原地区进入文明发达的国家社会形态、城市进入“转型期”时,黑河流域依然停留在原始落后的牧业文明状态,错失了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的时代背景。城镇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游牧民族月氏人所建的昭武城和匈奴人所建的祁连城和觻得城。   城镇的奠基期:秦朝是河西走廊由新石器时代聚落向城镇转变的最早时期。汉代建立的郡县体系是黑河流域城镇发展的重要奠基期,从此将城镇发展的时序纳入到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的进程中,此后虽有震荡曲折,但再也没有完全脱离华夏文明发展的步伐。城镇虽然在全流域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表现出强烈的“亲水型”(沿河流分布)和“亲路型”(沿丝绸之路分布)特征。这一发展态势奠定了以后两千年来的城镇分布格局,也影响到今天黑河流域城镇布局的空间构架。城镇的发展期(魏晋时期):由于分裂割据导致的地缘政治关系的复杂化和“区域化”,以及局部冲突与战争的增加,迫使中原地区走向封闭,许多城市失去了大统一背景下发展的宏观条件。而黑河流域由于偏居一隅,地方割据政权的建立和政治版图的缩小,使游离于一统王朝的地方政权有权利重建自己的行政和城市管理秩序。比较突出的是州、郡、县的数量,较之此前的两汉时期有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州、郡、县的面积又普遍缩小。   城镇的衰落期(南北朝时期):在长期的分裂与割据、北方游牧民族南迁、气候干冷化、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位于下游绿洲和战争前沿的城镇城镇大量消亡。   城镇的重建与发展期(隋——中唐以前):统一而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领域的高度繁荣、王朝全境的普遍振兴,为城市的全面重建和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城市的数量虽有所减少,城市间距进一步拉大。但由于城市腹地范围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由单一的政治军事职能开始向政治、军事、商业复合职能的巨大转型,城市实际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城镇的再次衰落期(中唐——元朝):安史之乱后,中国又陷入分裂和战乱时期,吐蕃化、回鹘化、西夏化、蒙古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或压缩了中原农耕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影响力度,经济的再度转型和战争的一次次破坏使城市亦受到摧残,同时丝绸之路的衰落使城镇更趋于封闭沉寂。   城镇的再次发展期(明清时期):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关西七卫”的设置和大量城堡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城镇建设的重要表现。   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是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农牧业的消长与进退、人口迁移与聚集、地缘政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城镇发育与成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又蕴含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正负效应:汉民族的西扩——统一的国家——稳定的地缘政治关系——移民屯垦——兴修水利——农业繁荣——气候暖湿——城镇发展;少数民族东进——地方割据——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牧业扩张——气候干冷——沙漠化扩大——城镇衰退。其实质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下,对优势生存空间(绿洲)的开发与争夺。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人口再生产模式条件下,伴随水土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移民,是历史时期黑河流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屯田制是西汉政府开创的而被历代政权相沿袭的国营农业生产方式,它用军事化管理形式组织农业生产,为适应边疆地区军粮需求而创建。每当中原王朝政局稳定、国力强盛之时,就有能力对河西进行大规模的屯垦经营,河西农业就会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而当中原王朝立国之初统治未稳或王朝末年国势衰弱时,河西屯田也随之萎缩、衰退。从屯田及其区位转移过程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上考察,由于受当时地缘政治、军事关系的制约,城镇往往发端于垦区的中腹,且屯田的规模与城镇的规模和数量大致呈正相关。其后由于政治、经济重心向中游转移,中游绿洲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从而引起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及水土资源组合格局的变化,下游绿洲由于地处边防前哨和沙漠前沿,随着绿洲的溯源发展,下游干三角绿洲上的城镇也率先废弃。   由于绿洲水、土开发的共生性,因而促成了经济要素、人口要素和聚落形式逐步向生产条件优越、生活条件便利的古垦区聚集,进而表现出城镇—河渠的空间整合与相互依存关系。也正由于此,当水资源的空间配置关系发生变化时,便会必然波及到城镇的兴衰存亡。历史上河西走廊为多民族的杂居区,农牧业生产的复杂替变,源于各民族势力的消长与变化。农牧业的消长与进退也反映在城镇数量与质量的变化上,一般而言,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往往也是城镇大力发展时期。   河西走廊的封闭性、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相对独立性,成为政治单元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基础。绿洲—荒漠过渡带不仅是生态和农牧业过渡带,也是各种政治、军事势力的强烈碰撞地带,在这里自然力量与人为力量往往发生强烈的交融与冲突,具有高度的空间耦合性。地缘政治首先取决于全国的稳定与统一,但河西地区的繁荣期与中原并不保持一致,中原的战乱往往与河西的短暂繁荣相对,城镇兴衰往往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   无论是农牧业的替变,还是社会结构突变和朝代的更替,都与历史时期气候的较大波动在时空上高度耦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发展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必须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处理流域问题;创新水、土地资源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保证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合理布局城镇;高度重视中国地缘环境的变化;高度注意全球气候的变化。
其他文献
传统的以行政区界线为标准统计人口数据指标的方法无论是在理论概念上还是在应用范围上已经逐步显现出其局限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精度更高、更加灵活有效的表示和统计
不透水面的信息是城市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因子,在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居住人口评估,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
城市垃圾治理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城市生活垃圾的农业资源化利用为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及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由城市生活垃圾研制成的垃圾堆肥
学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显,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地协调共生的有效手段成为人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与
看着摊主把食物烧出来、烤出来、煮出来、端出来,闻着香气,听着“刺啦”的响声,和着热气,狂嚼猛啃,打一个饱嗝,看着摊主脸上挂着的汗水和映照着火光的笑容,这一刻会觉得世界很小,人与人很近。  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绿意苍翠的深山,有时候我会突然特别想吃一碗面,想烤一把肉,想炖一锅热热的汤暖暖疲惫的身躯。  还有的时候,会突然很想找一家路边摊,站在那里等着,听着摊主的吆喝,虽然语言不通,但好像总是能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