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月经周期针灸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基于月经周期针灸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将收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行基础促排卵治疗,在促排卵治疗上,治疗组加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补佳乐治疗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两组均观察1疗程,1疗程包含三个月经周期,记录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有排卵,计算排卵率,及治疗后的妊娠率。将两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排卵率: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排卵率为84.61%,对照组排卵率为63.23%,两组排卵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辅助促排卵治疗上优于对照组。2.子宫内膜类型:治疗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类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治疗后,治疗组可改善子宫内膜类型,对照组对子宫内膜类型无明显改善作用。3.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均能提高子宫内膜厚度,且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治疗上效果相当。4.子宫内膜下动脉PI、RI: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降低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但治疗组降低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作用优于对照组。5.妊娠率:经治疗后治疗组妊娠率为69.56%,对照组妊娠率为3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月经周期针灸治疗与补佳乐治疗均能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能提高妊娠率。并且针灸治疗在辅助促排卵治疗、改善子宫内膜类型、降低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提高妊娠率上优势突出,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从老年家庭照顾者及照顾者负担与压力的定义出发,综述压力对老年家庭照顾者生理、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提出加强对家庭照顾者照护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社会支持力度
江西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选择工业化的绿色道路.工业化绿色道路不仅内涵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内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发展理念.因此,必须对传统
江西省共有99个县(市、区),都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中先后成立了政协组织.在新时期,县一级政协委员会在委员界别的设置、履行主要职能和服务大局的工作以及具体工作方式等方面,展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动、大转型的社会,也是一个过于巨大、一时难以全面把握的认识对象.怎样切入这个社会的深层,窥探其转型的奥秘呢?章开沅教授等人在这一领域耕耘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