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二级市场大幅波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逐步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并购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除了国内并购,外资并购、海外并购等方式也迎头赶上。一些经理人认为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进行整合并扩大规模,从而形成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效率和价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主义理论认为企业高管发起并购并不是为了减缓融资约束、扩大企业规模,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薪酬或者是被自身名利所驱动,这不但不会给企业提供良性的发展机会,还会扭曲整个市场的资本配置制度。那么并购究竟能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呢?国内也有相关文章研究并购能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是都是观察投资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来比较并购前与并购后融资约束的变动情况,而有学者指出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测度融资约束不够准确,因为没有融资约束的企业照样会被实证检验出存在融资约束。因此在研究并购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方面,本文转变指标以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作为测度,检验并购方的融资约束变动情况,以拓宽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在理论方面,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并购与融资约束以及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与融资约束的文献,并且梳理了并购和融资约束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即上市公司间并购的并购方存在融资约束,并购方处于投资不足状态,其并购的驱动力是缓解融资约束,而且并购后并购方的融资约束得到缓解,此外,规模相对小的并购方并购后其融资约束缓解程度要大于规模相对大的并购方,接下来针对本文的研究假设建立实证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在实证方面,以2011年-2014年间发生的上市公司间并购的并购方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选取其财务数据为本文样本,首先对样本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对本文的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内生性等检验,发现本文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故本文在模型中加入工具变量,使用广义矩估计法对模型回归。另外,本文还改变模型的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以确保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对于上市公司间并购的并购方来说,其增量现金与现金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为正。而且,并购方的投资机会越好,现金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程度越高。但是并购后,增量现金对公司内部现金流的敏感程度明显下降,并购后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接近于零。此外,相比于小规模企业,规模大的企业并购后融资约束程度释放较大,本文稳健性检验的研究结果与此并无不同。整体而言,从我国上市公司间并购的案例来看,并购方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而且并购方处于投资不足状态,其并购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内部资本市场以释放融资约束,并购后企业的融资约束如期得到释放。此外,并购后相比于规模小的企业而言,对规模大的企业来说,其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更大。根据本文的结论,相关部门可以放松转入管制,加强业务监管,降低融资门槛,争取融资方式多样化。对于一些发展前景明朗、成长较好的上市公司来说,其可以选择并购现金流稳定的上市公司,形成内部资本市场降低资本成本,以缓解融资约束。而对于小规模的上市公司来说,他们所受的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我们应该继续给予关注,以扶持其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