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噻吩类化合物在菊科植物中广泛分布,并且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抗菌活性、光活性、杀蚊活性;生物碱结构多变且具有复杂多环骨架,在植物体内容易产生结构新颖的新骨架化合物,这两类化合物在新药开发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为了从药用植物中寻找这两类结构新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选取了两种菊科植物:黄冠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i)和菊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以及一种富含生物碱植物的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展开对其次生代谢物及其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的提取、萃取、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葡聚糖凝胶、大孔树脂、MCI、高效液相等手段从上述植物中分离得到98个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1D-NMR、2D-NMR、IR、UV、EIMS、ESIMS和HRESIMS、X-单晶衍射分析、CD激子手征性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从黄冠菊全草中分离得到了55个化合物,包括一对邻羟基苏式与赤式异构、四对顺反异构和碳骨架异构的噻吩类化合物(6个新的噻吩类化合物),5个呋喃环倍半萜类化合物(2个新的呋喃倍半萜),其它的为黄酮、二萜、三萜、降碳紫罗兰酮、甾体、木脂素、香豆素类化合物。通过对分离到的化合物做活性测试,我们发现噻吩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细菌活性,化合物Xs1是(具有苏式-邻二醇构型的噻吩),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为7.25μg/mL,而化合物Xs2是(具有赤式-邻二醇构型的噻吩)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白菜软腐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的MICs值分别为12.5、15.5、7.25、7.25μg/mL。同时,化合物Xs3、Xs4、 Xs7、Xs8的C-14位被氯原子取代相比羟基取代的Xs5、Xs6、Xs9、Xs10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对上述五种细菌的MICs值介于31.25到62.5μg/mL最后对一对邻羟基苏式与赤式异构、四对顺反异构且其中两对互为碳骨架异构的噻吩类化合物系列噻吩类化合物的来源进行了生源推导,并合理解释了其相互转化的关系。从菊叶千里光中分离得到了25个次级代谢物,其中3个为新单环类化合物,其余为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倍半萜、甾体、甘油酸酯及苯的衍生物。从糖胶树中分离得到了18个吲哚类生物碱,其中1个为新颖骨架化合物,17个为已知的吲哚类生物碱,其中17-nor-excelsinidine (As1)的新颖之处在于含有一个罕见的1-azoniatricyclo [4.3.3.0] undecane片段,其16位的桥环连接在N原子上,形成季氨,与分子中的羧酸根负离子成内盐而稳定存在。它的结构得到的X-单晶衍射分析(铜靶)的确定,同时给出了绝对构型。化合物strictamine (As16)是一个常见的生物碱,在糖胶树中含量较为丰富,从该化合物出发,对新骨架化合物17-nor-excelsinidine (As1)的生源关系进行推导。吲哚类生物碱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通过分离到的吲哚类生物碱做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As1-16对腺病毒;idenovirus和单纯Ⅱ型疱疹病毒HSV herpes simplex virus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选择因子的值介于9.67到17.77,其中化合物As1-16对腺病毒的的EC50值普遍低于阳性对照阿昔洛韦(ACV)。本论文对菊科植物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该综述表明菊科植物是产生结构丰富、新颖和活性显著的天然噻吩类化合物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