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经过40余年的迅猛发展,如今已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孕育出其独特的网络文化。然而跟历史上诸多优秀的文化一样,在其灿烂的光辉成就下也隐藏着天生的阴暗面。随着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法治理念的不断加强,与现实生活中一样,对网络进行法律规范也已成为一种共识。本文就互联网中法的定位进行粗略的讨论,从法律的角度对互联网进行初步的分析。根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7.9%,网站数335多万,域名数2060万,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57亿、3G、4G网络、智能手机以及wifi正空间普及和迅猛发展,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充斥了各种各样的微博、社交网站、bbs、贴吧以及微信等个人社交空间,整个互联网可以说已经完全进入自媒体时代。但是,当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人们在网络中共享信息,充分享受言论自由的时候,流言蜚语以及各种类型的言论犯罪也接踵而至。当我们的脑海响起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时,我们看到“宁可让一个人或者报纸在报道偶尔失实时不受惩罚,也不能使全体公民因担心受惩罚而不敢批评一个无能而腐败的政府”这一经典判例时,言论自由已经作为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牢牢的扎根于我们心里。然而,美好的话语并不能掩盖滥用言论自由而带来的诸多法律问题,当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的隐私、名誉肆意窥探和损毁,以至于受害人惶惶不可终日时,当谣言可以利用网络空间的特性肆意流散,以至于人们分不清真假,情绪轻易的被煽动时,互联网世界,将失去其光辉的一面,成为滋生犯罪的场所。因此,对网络空间中言论自由和犯罪的界限、言论犯罪的危害性、对言论犯罪进行规制以及具体的规范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对网络空间的立法以及司法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