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精神健康的关注程度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相应地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人权保障程度也体现出一国刑事法治的发展程度与人权事业的建设水平。作为严重威胁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且又无力有效主张自身权益的精神病人,其司法处遇关乎着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与基本任务是否得到贯彻落实,也关系着弱势群体有效主张基本权益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中,尚未体现出对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具体且明确的立法指引,司法实践领域有关精神病人的基本权益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尝试从对立法与司法的回溯中梳理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建立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提出完善建议,以希望用程序维护法治,以法治彰显正义,不断加强对精神病人基本人权的保护,不断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引言部分对选题的背景进行了初步介绍,同时对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予以简单回顾,随后,全文分为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就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人权保障的基本问题及研究的必要性进行概括陈述,明确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和精神病人的法律定位与基本概念等内容,论证加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人权保障的特殊性在于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以及保障手段,同时提出加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从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实施的现状出发对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梳理;第三章从功利主义视角、基本人权思想、法治主义内容和特殊保护需求等方面论证加强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围绕人权保障体现的效益原则、精神病人拥有平等人格、国家义务主体以及特殊人群需要特殊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外两大法系的相关制度展开考察,从中总结适合我国借鉴的域外法治国家关于保护精神病人人权的经验与方式;第五章为完善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更好地保障精神病人的基本人权提出方法建议,论证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帮助其更好回归社会等观点,以期让法律的人文关爱精神在精神病人的人权保障中得以充分体现。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土坝观测数据的模糊人工神经分析方法,讨论不同影响因素与在位移变形量间的模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全移量的预报。
本文针对黄河上游凌汛期河道水量调节特点和龙羊峡、刘家峡水库防凌运行方式 ,分析了影响刘家峡水库防凌运用的主要因素 ,研究了刘家峡水库防凌库容与梯级出力的关系 ,借鉴逐
针对空间多目标跟踪测量,介绍一种应用于武器试验的多目标图像跟踪处理系统。通过分析多目标自适应数字"波门"识别技术的综合预测算法,建立多"波门"系统捕获和跟踪方案,实现对多目标的选择跟踪。同步过程采用高精度数字锁相,增加测量精度。该系统在多目标跟踪测量中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地产行业与很多其他的行业息息相关,房地产行业本身的财务风险不仅能够影响到自身的经营情况,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相关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到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从资金的运动过程中,筹集使用和分配都可能蕴藏着风险,如果风险一点点累积直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引发危机甚至导致公司破产,为了防止悲剧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就需
绑架罪是刑法第四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罪名,往往传统的绑架罪会侵害人身和财产双重法益,所以最初的绑架罪起刑点比较高,即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随着各种类型绑架案件的发生,例如俞志刚案其主动释放人质,与传统的绑架罪有着明显不同,并未出现严重侵害个人法益的情况。所以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彰显罪刑均衡原则,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刑修七》)对绑架罪的法定刑做出了修改,将其
本文论述U型渠道衬砌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的工艺流程,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煤(岩巷)掘进机的广泛推广使用和耙矸机——皮带——耙矸机出矸系统的推广使用,皮带机在掘进、开拓领域内越来越倍受推广,在巷道施工设计中优先考虑使用的运输设备。皮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