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她曾荣获多次英美文学大奖;而同一时期的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作为当代杰出的女性作家,两人在世界文坛上享有令人瞩目的地位与声誉。她们的作品在文学批评领域中备受热议。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们分别从主题,女性主义,写作技巧,叙事策略,后殖民主义等方面研究德拉布尔和阿特伍德的小说作品。本论文旨在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理论指导,以德拉布尔的《金色的耶路撒冷》和阿特伍德的《强盗新娘》为范本,探索作品中蕴含的伦理思想,进而阐述两位作者的伦理思想与人道主义精神。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最早由我国聂珍钊教授提出,其核心是挖掘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并从当时的伦理立场阐释和评价不同人物伦理选择的过程从而揭示其结果。本论文依据两位女作家所处历史环境,分别从人际伦理、家庭伦理以及生存伦理的角度,对比分析《金色的耶路撒冷》与《强盗新娘》中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人际伦理方面,该论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存在的不同伦理情感,揭示了两位作家对和谐人际的伦理诉求。在家庭伦理方面,该论文通过描述两部小说中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疏远,畸形的家庭伦理关系,强调了家庭成员必须恪守自己的伦理义务和责任,才能促进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发展。此外,在生存伦理方面,该论文探究两部作品中人物在不同伦理困境中做出不同的伦理选择,揭示了只有与伦理意识和伦理身份相一致的选择才会促进人的成长。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当时的伦理环境下,历史辩证地分析《金色的耶路撒冷》和《强盗新娘》,挖掘出每个人物所处的伦理困境和成因以及他们做出伦理选择后的最终成长与沉沦。德拉布尔和阿特伍德作为女性作家,她们不约而同并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声音;作为有良知的人文主义者,她们虽然侧重点不同,却共同展示了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深深思考和深切关怀。反映在作品中,克拉拉和三位女主人公是成长的代表,她们在伦理选择中完善自我,找到自我并一直努力奋斗;而毛姆太太和泽尼亚则是沉沦的代表,她们在伦理选择中逐渐迷失自我,甚至不惜违背人类伦理的和谐。至今为止,鲜少有人从伦理学角度将处于同一时代的这两位女作家进行对比研究。本论文希望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比研究两部作品,为日后德拉布尔与阿特伍德研究打开崭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