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使中国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中国典籍的翻译。作为一部古典历史书籍,《三国演义》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很多反映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的精华,字字珠玑,是对中华文化几千年历史的经典总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承担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其中,《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极具学术性。然而,翻译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本文的翻译研究以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理论为指导。以韦努蒂为代表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家更多地强调文本背后代表的不同文化权利之间的斗争,呼吁彰显文化差异,抵制文化霸权。该理论的主导思想与现今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不谋而合。该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三国演义》原著、译著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综述了文化负载词和《三国演义》的英译前期研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首先,追溯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介绍该理论的基本要点。其次,有条理地阐释异化与归化。最后,分析在抵抗式翻译理论指导下研究《三国演义》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可行性。第四章结合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首先,从展现源语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语言及文化异质性评析了罗慕士译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佳例;其次,从两方面评析罗慕士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欠佳译例:源语文化意象缺失和源语文化意象误译。针对第一个方面,缺失的源语文化意象主要有历史文化意象、宗教文化意象和称谓文化意象。针对第二个方面,误译的源语文化意象主要有历史文化意象、宗教文化意象和官职文化意象。第五章,在韦努蒂抵抗式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异化策略为指导,给与解决办法并举例分析。第六章为结论。基于前期研究,本论文以抵抗式翻译理论为指导,首先对罗慕士的优质英译进行评析,然后对不当的英译进行分析,总结出具体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相关翻译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