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是其最重要的原发病)是我国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兼循环系统的严重疾病,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该病常常合并存在高尿酸(UA)血症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心肌受损伤便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病理学基础。内皮素(ET)极重要地参与了肺动脉高压及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目前治疗现状:缺乏统一固定的治疗方案;单一治疗措施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多采取联合治疗方案;新型靶向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尚不能广泛开展;基因治疗缺乏广泛文献报道,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治疗途径。常规治疗整体疗效仍然欠佳,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故探索既能够提高疗效而安全性又有保障的治疗药物或措施就具有重大意义。阿魏酸哌嗪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可用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但尚未见到用于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报道,故考虑试用阿魏酸哌嗪片治疗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患者,观察其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等的实际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观察并分析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患者使用阿魏酸哌嗪片药物治疗后右心功能、血气分析、血UA等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上安全有效应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的患者依照随机抛硬币法分组为:对照组(主要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主要予常规西医+阿魏酸哌嗪片治疗),每组都是48例,各治疗8周时间。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右心功能相关指标(TAPSE、E/A、RVMPI、PASP)、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Pa02、PaC02)、血UA和血TG等分别进行检测。治疗开始后一般对每例患者:每2周复查 TAPSE、E/A、RVMPI、PASP,每周复查 Pa02、PaC02,每 4 周复查血 UA、血TG(但治疗期间一旦患者症状、体征如有明显异常变化则随时复查上述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疗效,并主要在8周的治疗时间结束后作两组间疗效比较,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时间的治疗后右心功能指标:TAPSE、RVMPI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治疗组好转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E/A、PASP较治疗前好转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之间好转程度差别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而且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好转程度都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另外发现阿魏酸哌嗪片也有降血UA及血TG作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为93.75%,明显比对照组79.17%高(P<0.05);两组患者都未见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哌嗪片用于治疗COPD所致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高UA血症患者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亦高,临床上可推荐推广应用。但是其总体治疗作用仍然有限,仍需要继续积极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