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大理州地区2000-2014年囊尾蚴病病例资料分析,了解该病时空分布特征,并对疾病分布进行预测,结合2017年现患病例资料,掌握该病的疾病特征。方法根据现行囊尾蚴病诊断标准《囊尾蚴病的诊断(WS381—2012)》,选择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所临床住院部2000-2014年登记的囊尾蚴病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县(市)、乡镇每年囊尾蚴病的发病人数、男女比例,以及各年龄段、各民族、各职业囊尾蚴病的发病情况等,用以描述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提取大理州各县(市)、各乡镇名称,作为关联字段,分年度将各县(市)、乡镇每十万人口住院数与云南省大理州数字地图面状底图匹配,以此建立大理州囊尾蚴病地理信息数据库,绘制2000-2014年大理州囊尾蚴病年度住院病例分布图和时空聚集性地图,描述每年囊尾蚴病的住院情况及囊尾蚴病聚集区,并使用IDW插值法对疾病分布进行预测。对现患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现住址、就诊次数、发病时症状、既往病史、影像学是实验室诊断结果)和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包括对囊尾蚴病的知晓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和支出、家庭厕所类型、养猪方式、食生肉史、食不洁凉菜史、食“米猪肉”史和患绦虫病史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以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构成比。结果2000-2014年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临床住院部共收治囊尾蚴病患者7525人次,研究共纳入3347例首诊患者,首诊病例中NCC 3201例(95.64%,3201/3347)。基于SaTScan分析法泊松分布模型的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2000-2006年聚集区是以凤仪镇为中心点,半径8.64千米,(RR=5.34,p<0.01);2005-2011年聚集区仅包括右所镇1个乡镇,LLR=116.53,RR=5.96,p<0.01;第3个聚集时间为2002-2008年,聚集区以太平乡为中心,半径15.63千米,包括4个乡镇,LLR=16.06,RR=2.24,p<0.01。通过热点分析发现,2000-2007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大理市、洱源县和漾清县大部分乡镇,随后逐渐向北转移至剑川县沙溪镇、甸南镇、金华乡等地区,以及包括鹤庆县松桂镇和西邑镇在内的部分乡镇,向西转移至云龙县关坪乡、白石镇、检槽乡、长新乡等地区,热点地图显示洱源县始终处于热点区域中。在囊尾蚴病病例特征研究,根据现患病例资料,家中生熟菜板不分、偶食生肉、经常食用不洁凉拌菜、经常随地大便的习惯、饲养家猪且猪圈与厕所连通等行为因素在患者中占有比例较大。结论2000-2014年大理州囊尾蚴病聚集区中,除环境因素影响囊尾蚴病流行外,当地居民不良的生活、生产方式增加了接触绦虫卵的机会,提高了囊尾蚴病发生的几率。囊尾蚴病的防控是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疾病控制、医疗、食品安全、动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和教育等机构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参与,以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