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英译作《苏轼诗词选》中前景化特征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体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前景化起源于绘画艺术,绘画者用这一手段将某一种艺术形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凸显出来的部分就成了前景,作为衬托的部分就成了背景。从文体学上来说,前景化就是对标准语言的有意违背,与背景,自动化和传统表达相对立。前景化主要有表达两种形式:偏离和过分规则化。前景化特征在诗歌语言中最为明显。诗歌语言的功能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功能。如科技语言,法律语言等,这些体裁以语间交流及传达精确信息为主要功能,语言的美学功能则退居其次。所以,这些语言并不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诗歌中,诗学功能,或美学功能,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语言的实际功能居于次要地位。诗歌语言是人类语言的精髓。正是因为诗人在限定的空间里用有限的字数将语言的美创造性地发挥了出来,读者才能被诗歌中所展现的优美语言所吸引,同时也能置身其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学功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古诗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人类精神的营养滋补品。尤其是宋词,在中国传统的古诗词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苏轼,作为宋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推动宋词达到巅峰状态,也奠定了其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同时,中国传统诗歌的发扬光大,离不开的翻译的媒介作用。作为中国的语言大师,许渊冲在其六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硕果累累,著作等身,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品,包括诗词,小说等,译成英语及其他语言,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进入英语国家世界。虽然中国的古诗词带有本身的时代性和审美特点,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但是他的翻译作品既保留了原文的独特性,又带有自己的翻译风格。既继承中国传统译论,又发扬了传统美学,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升华和总结。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本论文是对许渊冲翻译作品《苏轼诗词选》中的前景化特征进行的一次分析尝试。根据G.N.Leech(1936-2014)提出的前景化理论,前景化特征主要通过偏离和过分规则化两种方式呈现。而偏离又可被细分为8个子分类,过分规则化可被分为2个子分类。本研究分析首先对研究语料进行处理,筛选出符合前景化特征的诗句,其次将筛选出的诗句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分布规律。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详细分析前景化特征对于语意传递的作用。最后结合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发掘许渊冲译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前景化理论,通过对语料的筛选发现,《苏轼诗词选》中前景化特征数量众多;2)将所获得的前景化特征语料进行更深的分类发现,前景化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语音,语法和语义层面上,并且在传达原文的音,形,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论文中研究的前景化特征,与许渊冲的翻译“三美论”、“三之论”有相似之处。使得对许渊冲翻译作品的研究角度拓宽,获得更多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近日,首届世界纤维新材料大会暨第23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萧山国博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和萧山区政府
作品借助人物罗鲁的心理——"根深蒂固的仇恨‘神奇的科技’",传递了科幻式的思索:对于科技的过度开发和对于科技带来的践踏生命尊严的忧虑。从《萝铃的魔力》系列第一部在少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绿色纤维的缘起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是“十三五”时期及今后较长阶段的重大任务。中国化纤工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
腺苷蛋氨酸具有转甲基、转硫和转氨丙基等重要生理作用,已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目的:为腺苷蛋氨酸合酶的基因克隆做准备.方法:研究了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提取和纯化.腺苷
中国的古籍保护事业正极速发展中,却也面临了许多全新的问题与挑战。而意大利在文物保护工作与文物保护教育上的成熟做法,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却有许多值得国内参考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伴有盆腔疼痛、盆腔粘连、不孕和性交不适,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及其生育能力,目前,育龄期妇女的EMs发病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三农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惠民利民政策得以颁布,如何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优化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