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缝》是近九十高龄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完成的一部寓言式小说。它借古罗马一参议员之口讲述了人类由单性繁殖向双性繁殖转变的人类起源故事。莱辛的作品一直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她关注女性经验,擅长女性叙事。《裂缝》一经出版就吸引了各方关注,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因其内容的大胆颠覆,莱辛在本国收到的批评远大于褒扬,可在中国,却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纵观之前对于它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视角入手,本论文则吸取前人精华,试图从新历史主义为切入点分析故事主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历史主义的出现给文学批评界带来了新的文本分析方式。新历史主义是历史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新历史主义家眼中,历史不是由伟人、英雄、重大历史事件等组成的一个连贯的链条式叙事,而是断裂的、不连贯的,各种中心的或边缘的力量都无意识地在其中留下了痕迹。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对于历史起源和连续性的批判,解构了人们对于两性的固有看法和揭示了莱辛对两性关系发展的期许。《裂缝》颠覆了男权话语中的人类起源神话。在西方的瑰宝《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男性生来就优于女性。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潘多拉出自火神与匠神赫菲斯托斯之手。她们是厄运的化身,因为没有她们,人类就不会经历苦难。然而,在福柯看来,追溯历史的起源是没有必要的,历史只是权利的印记。通过对历史起源的批判,本论文试图揭示莱辛在小说中的一个潜在意图:只有让“他者”发生,两性才有相互理解的可能。在故事的叙述中,莱辛有意识地借助多人称交叉的叙事手段,通过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从不同角度的叙事视角探索两性关系的发展与演变。本论文试图梳理小说中历史的片段,进一步挖掘小说主旨:女性与男性的差异存在于生理,而非人格。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的本性是会产生相应地改变。男性能够拥有某些所谓女性独有的优点,女性也会具备某些所谓男性才独有的缺点。性别的差异是人类繁衍的必要,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男性与女性之间有差异,但这些差异却无关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