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前人围绕跑步经济性(RE)研究的成果及理论,本研究选择中跑运动员的RE作为因变量,人体下肢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等若干变量为自变量,探索跑步过程中若干自变量的表现特征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RE之间的关系。实验设计:首先根据7名中跑运动员的VO2max和800米成绩,确定三个不同的测试速度;其次,在12km/h,14km/h和16km/h三个不同的跑台速度下分别测试因变量RE,同时,测试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最后,在相同速度的平地跑中获得下肢运动学及动力学指标。研究方法:挑选出7名水平在一级左右且VO2max和800米成绩都相似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数据处理涉及数字滤波、归一化及三次样条插值函数、Pearson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LED速度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控制运动员跑步的节奏,配合Photocells测速计,取得了很好的测试效果。(2)该研究发现,运动员在12.0km/h速度下的耗氧量(用RE12表示)与800m最好运动成绩的相关性呈现高度显著性,选择该负荷的测试速度评价运动员的RE水平比较适合。(3)该实验发现,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耗氧量也不断增加,但运动学综合因素并不能解释个体间RE的差异。(4)该实验发现,跑步过程中前后方向的最大值、内外方向力的峰值波动范围、前后方向冲量和内外方向冲量越小,受试者的经济性会表现出较好的趋势,但这些指标并不能解释个体间RE的差异。(5)该实验发现,肌肉在支撑阶段的“拉长-缩短”周期做功越少,受试者的经济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