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之根本,事关民族兴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造成区域间、城乡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质量存在不均衡现象,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布局分散使得就学距离增加、师资力量不均衡等现象普遍存在。要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判断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区域,从而对区域的各类教育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本文以云南省德宏州为研究区域,首先从机会均等的视角出发,通过学校配置水平和入学便利程度两个方面构建了基础教育均等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比例模型、最近距离模型和机会累积模型实现指标的选取,并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指标筛选。其次,采用熵权模型与加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础教育均等化评价模型,对德宏州基础教育发展均衡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了使结果更加直观,按照德宏州基础教育均等化指数从大到小的原则划分为均等性好、均等性较好、基本均等、均等性较差和均等性差五个等级,实现分级评估。最后根据分级评估的结果对研究区域内基础教育均等性较差和均等性差的区域从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和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提出对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德宏州小学最适宜服务半径为1500米,中学最适宜服务半径为2500米。(2)德宏州小学教育均等性较中学教育均等性更好。县(市)中心所在地乡镇基础教育均等性优于边境偏远乡镇。(3)不论是学校配置水平还是入学便利程度德宏州都存在不均衡状况且均等性较好和较差的乡镇指数得分差异显著。(4)德宏州那帮镇、勐约乡、苏典傈傈族乡、户育乡、芒海镇、中山乡、三台山乡、护国乡和清平乡基础教育均等性差且其中一半以上的乡镇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