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廷以的史学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廷以(1904-1975),中国著名近代史学家,出生于河南舞阳县。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早年于开封求学,由于“五四”运动的关系转学至南京高等师范附中,后在东南大学历史系深造。在南京高师附中和东南大学期间,受教于柳诒徵、徐则陵、罗家伦等名教授,一方面为其史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其走上中国近代史研究之路确立了方向。后来在清华大学与蒋廷黻共事,更加坚定了郭廷以进行近代史研究的决心。  郭廷以从《清季史事日志初稿》起步,继而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奠立他在史料编纂方面的权威;从《太平天国历法考订》到《近代中国史纲》构成他近代史研究的主要框架;边疆史和台湾史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把美国口述史学方法带入台湾史学界,拓宽了台湾史学界的研究领域;而《近代中国的变局》又传递了他对世变的人文关怀。  郭廷以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观念体现为:始终秉承“鉴古知今”和“通变”的观念,认为“通古今之变”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在充分占有中西史料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著史力求客观性,注重考证;重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和西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存在相互间的影响,文化具有整体性特征;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种适应能力,取之于这个国家、民族近代化的程度。  郭廷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研究成果丰硕,贡献有目共睹。其学术地位更为突出,一生不仅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的学科构建,而且作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首任所长,积极延揽和培养人才,充实图书,重视史料辑纂,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在他领导下,以近代史研究所同仁为核心的“南港学派”上下齐心,成就斐然,声名远播海外,使近代史研究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重镇。研究郭廷以的学术贡献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国史学史,特别是对于中国近代史学科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当代史学的建设,对于丰富中国特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春玉米一熟制高产的限制因子(灌浆期高温胁迫)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高温对玉米胁迫影响机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华北平原春玉米可能突破灌浆期高温胁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