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学者们对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视角,更多的是侧重于探讨如何化解农村垃圾问题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忽视了当地对生态循环系统的自我调适。笔者试图通过时代变迁背景下白村对牛粪与秸秆的利用处置及其功能变迁过程的研究,管窥我国半农半牧区生活垃圾的现状,探寻当地对生态循环系统进行自我调适的途径,进而总结出白村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为正确看待和处置半农半牧区的资源与垃圾引发思考、提供参考。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八十多年来,在种植业兴起、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因素的作用下,白村的农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的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到20世纪中叶的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发展到当前的以农养牧,农业的地位逐渐上升牧业的地位逐日下降。农牧业结构的变迁,直接影响了白村农业副产品——秸秆以及牧业副产品——牛粪的利用和处置方式,二者的社会文化功能也在不断变迁。牛粪作为燃料的传统功能虽有延续但是不断弱化,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作为农业重要元素的农家肥功能不断强化巩固,从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变成了农业生产的“营养品”。玉米秸秆从最初被随意丢弃到人民公社时期作为青贮、草料,再发展到饲料、燃料农家肥、交换品四者兼而有之,从垃圾变成了资源。反过来,牛粪与秸秆的利用和处置方式也影响和带动了白村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调适。纵观八十年发展历程,牛粪失去了其在蒙古族传统中一直发挥着的燃烧功能,折射出游牧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而其农家肥作用的与日增强,又体现了蒙古族农业经营由粗放型向追求效益与质量的转变。玉米秸秆的功能变迁,反映了玉米在白村种植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玉米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又体现了白村农业生产在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白村牛粪与秸秆利用和处置方式的变迁彰显了半农半牧区独特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一是具有开放包容性,对农耕文化的兼收并蓄,实现了生态循环系统的自我调适。二是农牧业的发展并非必然走向对立面,而是互相交织,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循环的生态圈。三是在白村的集体意识中,牛粪与秸秆是一种资源而非垃圾。四是在白村的循环生态圈中,牛粪与秸秆等日常意义上的“垃圾”具有双重属性,可转化为“资源”。挖掘、传承和保护以白村为典型的半农半牧区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实现垃圾资源化,有裨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保护农村环境,有启当前全人类所面临的生态恶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