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的概念在人类文化中,从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现象,它本身负载着很深的象征意味以及哲学色彩。更重要的是疾病在文学中的功用往往作为比喻,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疾病意象就必然带有比疾病本身更为深刻的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长河中,“疾病”成为对于国家现状和国民精神常见的一种隐喻。“病人”和“病国”’的隐喻意义因此有了丰富的内涵并成为了贯穿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传统。但是需要注意到在这个传统中,更多的疾病代言人是女性,那么对女性疾病与身体的描写以及对女性病态的隐喻诉说等等说明女性的病态是一种真实的缺陷还是一种本质,亦或者是一种引申与假设的产物呢?因为战争的原因,四十年代文学出现了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三个不同特征的区域文学。本文从三个不同特征的区域文学中,选取三个代表作家路翎、张爱玲、丁玲笔下的典型病妇形象对四十年代时空背景下疾病书写和隐喻做出全面阐释。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引言部分对疾病叙事、现代文学疾病叙事和女性疾病叙事进行全面梳理。第一章从路翎和张爱玲文本中选取郭素娥和曹七巧两个疯女人形象分析比较,对其疯癫的原因、表现以及隐喻进行认真梳理,透视到疯癫凸显出社会中的荒谬和黑暗。第二章逐渐过渡到丁玲笔下解放区弱势女人形象——何华明老婆,她代表的弱女人形象存在着多重病态,丁玲透过对弱女人的书写彰显出“病”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构建,而解放则在于打破社会排斥机制,让女性真正获得自我与解放,无名者成为堂堂正正的人;第三章有针对性的选取丁玲和张爱玲笔下两个带有真实疾病的女性形象——贞贞和川嫦,传达出烙印在女性身体之上的真实疾病背后的残酷和女性生存困境。探究四十年代作家笔下的病妇形象所指向的疾病和身体的特殊性,如此具体的谈论而不是抽象的谈论疾病话语,疾病和身体将能打开的是更大更多的空间。透过所选取的“个别”来看到生理性疾病或者精神病态背后的意义以及其背后必定会凸显出来的身体、启蒙、革命、“人”的建立、妇女解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