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和MRI成像技术探索肝泡型包虫病发生肝外转移时原发灶的特性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CT及MRI成像技术,探讨肝脏泡型包虫病(HAE)发生肺、脑播散转移时原发病灶生长特性。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76例肝泡型包虫病肺转移及61例肝泡型包虫脑转移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腹部均采取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或MRI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式,肺包虫患者肺部采取CT平扫+增强扫描方式,脑包虫患者头部采取CT平扫+增强或MRI平扫+增强扫描方式。结合各患者的影像数据及资料,分析转移灶及原发灶特征:如病灶大小、病灶位置、病灶数目、血管侵犯等项目。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包虫病肝脏原发病灶最大直径为25.12cm,最小直径为2.90cm,直径均数为12.38cm,标准差为4.51;位于肝右叶者38例,占比50.0%;病灶侵犯门静脉者57例,占比75.0%。肺包虫肺部病灶最大直径为11.90cm,最小直径为0.70cm,肺内病灶直径均数为2.40cm,标准差1.76;转移后病灶呈双肺多发散在分布者26例,占比34.2%。脑包虫病肝脏原发病灶最大直径为28.71cm,最小直径为4.09cm,直径均数为22.17cm,标准差为3.94;位于肝右叶者38例,占比62.3%;病灶侵犯门静脉者45例,占比73.8%。脑包虫头部病灶最大直径为7.15cm,最小直径为0.73cm,脑内病灶直径均数为1.37cm,标准差0.45;转移后病灶呈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散在分布者35例,占比57.4%。肺泡型包虫原发灶与脑泡型包虫原发灶在病灶位置,肝静脉、肝下腔静脉、肝动脉及肝门脉侵犯情况,病灶数目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原发病灶直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泡型包虫病肺、脑转移原发病灶主要位于肝右叶且容易侵犯门静脉血管,转移灶呈现出无固定区域多发散在分布情况,这些生长特点对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最近十多年来,电子支付在我国实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居民使用电子支付进行消费的习惯已经形成,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大力推动,并且有政府各部门进行安全监管、保驾护航的情况下,货币电子化将成为大势所趋,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也是多领域、广范围、深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是我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有利于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针灸治疗在医院康复治疗也成为一个不可缺少治疗步骤,但是首次治疗患者恐惧、害怕等心理也影响治疗.现将我科从2010年6月-2010年9月240例首次电针治疗心理分析与护理心理干预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水产品及其制品中3种抗生素和14种性激素残留量的
黑龙江草蜥是变温动物,是探究环境温度与个体温度相适应的良好的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室的方法研究适应不同地理气候的黑龙江草蜥种群,对于相同温度及环境的适应。主要研究包括:温度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中药复方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45例颅脑外伤眩晕患者(伤后2周以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n=23)和高压氧治疗组(n=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