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H.T.Odum为首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理论和方法,是在传统的能量分析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能值分析把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统一的单位——太阳能焦耳(sej),并采用一致的能值标准,使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都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避免了偏重生态学或经济学某一方面的不足。用能值方法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模式,同时计算经济效益,以利于从新的角度评估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家庭生产结构,为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力能学方法分析泰和县典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能量转化效率及能量产投比,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建立由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性指数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不同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对环境的压力,应用投入产出理论评价不同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从而找出适宜泰和县的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对泰和县62户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调查取样,大体分为三种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结果认为,建议推广以模式Ⅲ(即以饲喂肉牛等多胃动物和种植水稻为主,以饲喂猪、鸡、鸭等单胃动物和养鱼、饲草和经济作物种植为辅的生产模式)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模式;或以模式Ⅱ为基础,将肉猪、家禽、鱼类的养殖产业化,同时种植水稻,辅以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等。在这两种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下,可以达到能值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并通过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环节,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指数。但同时也应看到,并不是所有农户都有资金和土地可以实现以上所建议的生产模式。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理论论证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出最适合发展的生产模式,并引导和帮助农户逐步实现适合的生产模式。模式并不唯一,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农民增收、保护生存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