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优化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学生从中等教育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民族预科教育政策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问题与教育问题的交融。因此民族预科办学具备高度的政治导向性,反映在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均由政府强制性的行政指令进行指导。基于政府与民族预科培养学校间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本文引入政策工具理论,探索政府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对民族预科教育进行管理,通过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审视与分析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运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首先,从政策工具的本质内涵入手,政策工具是连接政策目的与政策结果的桥梁。为此,本文将以政府制定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原始目的与预科培养学校执行政策的结果为两大主轴进行论证。基于公共政策领域中政策工具的分类,构建分析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通过对比民族预科特点与政策工具分类依据的契合度,本文采用施耐德(Schneider,A.)与英格拉姆(H.Ingram)以政策受众行为假设的分类依据,将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划分为五大类:权威式工具、激励式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符号与劝说性工具以及学习性工具,以上便构成本文的写作前提与理论支撑。其次,通过文本分析法对1978年以来政府指导民族预科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论证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原生目的。通过截取关键词的方法,找到与政策相匹配的政策工具,进而发现政府在管理民族预科教育的意图中,权威式工具所占比例最高,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本体现出浓厚的权威色彩。再次,选取L大学民族预科培养基地进行案例研究。从L大学民族预科培养基地的组织架构、教学改革、学生日常管理、教师聘用模式、教育成果评价的运行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执行结果,通过将政策的执行结果与政府制定政策的原始意图进行对比,归纳政策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特点与问题:(1)权威色彩浓郁,政策工具多样性受到抑制;(2)政策工具可见性程度较低;(3)政策工具与受众群体需求失衡;(4)部分政策工具执行效率有待提高;(5)民族预科主体的政策工具理论意识淡薄。基于上述问题,探求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困境的原因:(1)国家能力与政策子系统强弱对比的综合模型分析;(2)制度制约;(3)工具选择的路径依赖。最后,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及构建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背景下,为响应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求,民族预科教育管理需要与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从营造外部环境、增强内生发展、保证执行效率以及加强理论指引四个维度对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优化提出具体改进策略。
其他文献
背景: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因骨细胞缺血而致坏死的临床常见疾病,因其不断进展,常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甚至塌陷,最终结局往往为患侧髋关节功
根据我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和"两降一升"要求,对不断研究和改进掘进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掘进速度,改善劳动条件以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也是稳定掘进单炮进尺和降
6061铝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和航天航空领域的零部件。通常采用轧制变形和低温退火以提高其力学性能。然而,粗大
以化学镀镍理论为基础,设计并研究了一种高磷化学镀镍工艺,并研究了各工艺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