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思想史、诠释学的方法,以明代学者王道及其《老子亿》文本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老子亿》之思想内涵及特色,兼与陆西星《老子道德经玄览》进行比较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五章:第一章,王道解老的社会和思想背景。王道生活在弘治、正德、嘉靖时期,此一时期,正是明代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因此次章节主要从明中期政治的腐败、商品经济的发展、程朱思想的僵化及王学的兴起三个方面论述此一时期的社会特点。第二章,王道及其《老子亿》。对于王道的生平,目前并无一份详实的记录,此章以笔者目前所掌握的的资料为主,试图清理出一份关于王道生平、思想的概要记录,并对王道《老子亿》目前所存版本及流传状况进行简要考察。第三章、第四章,《老子亿》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对于《老子亿》的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老子亿》的内容:其一,《老子亿》中的道之本体思想。王道对此兴趣不大,论述并不多,无甚新意。其二,《老子亿》中的修身治国思想。这一方面才是王道解《老》的主要目的,因此王道在此方面的论述比较丰富。至于《老子亿》的特点主要从解老方法入手,分析王道的注解特色。第五章,《老子亿》与《老子道德经玄览》比较。《老子亿》完成之后,流传广泛,引起了儒家、道教学者的关注,屡被征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陆西星及其《老子道德经玄览》。陆西星的《玄览》重点借助了《老子亿》“人己两忘”的思想,有些地方甚至与王道的原文几乎一样,因此有学者认为陆西星抄袭了王道的著作,如日本的三甫秀一在其论文《陆西星及其老子注》中便认为陆西星在表述其思想的时候抄袭了王道的《老子亿》。笔者经过考察认为,陆西星的确借鉴了《老子亿》的“人己两忘”思想,但是陆西星并没有停留在王道所论述的思想层面,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化,使得这一思想圆满的融合到了陆西星的内丹理论之中,因此,不能称之为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