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体征,随着化疗及干细胞移植等肿瘤治疗手段的发展,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化疗副作用和并发症常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血小板减少症就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也比较高。目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是行血小板输注,但反复输注血小板能诱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因此,血小板减少症后期的治疗往往十分棘手。如何迅速提升血小板数目又避免抗体产生等不良作用已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相继发现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细胞因子,较好的解决了粒细胞缺乏和贫血等问题,也为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994年成功分离了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但是诱导抗体产生和激活血小板等不良反应一直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且临床效果也不及先前的预料,鉴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生理过程,发现一个新的物质来代替或者辅助TPO,以快速提高循环血小板的数量来满足临床需要,就显得特别重要。 5-羟色胺(血清素,5-Hydroxtryptamine,5-HT)是一种吲哚胺,作为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外周器官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986年Nemecek等首先报道5-HT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此后的研究证实血清素也是一种生长因子,对多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促进作用。由于5-HT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外周和中枢的5-HT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血液循环中的5-HT约98%贮存于血小板的致密颗粒中,是血小板颗粒的重要成分,在止血过程中为活化的血小板所释放,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因此,在止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和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996年,Yang等首次报道了5-HT对巨核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其后,他们证明人巨核系祖细胞,巨核细胞以及主要的巨核细胞株Meg-01 M-07e CHRF-288均有5-HT2A 5-HT2B和5-HT2C三种受体亚型表达;巨核细胞能够摄取5-HT,但储存功能并不完善。我们推测5-HT是一种潜在的促血小板生成因子,值得进一步研究。本实验通过检测5-HT对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来探讨5-HT促进血小板生成的机制。